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李荣霄
[导读]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目共睹,可距离教学所要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李荣霄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471500.
        
        摘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目共睹,可距离教学所要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我们更多是将思维导图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帮助他们养成写作的习惯。但这种思路却无法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深入发挥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作用,因此,如何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作文教学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导图
        一、教学框架设计很重要
        思维导图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它不是具体方法,更不可视为教学模式,因此,老师们若想在写作教学中将思维导图的价值与功能更好发挥出来,不仅要注意联系教学内容,还有勾勒出清晰的教学框架,并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去运用思维导图,在哪个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以往教学中,我们更关注思维导图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塑造上,认为只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解决很多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没有思路、没有内容、没有内涵。应用初期的确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对帮助学生构建清晰、合理、完整的写作体系并无太多帮助,并且随着新鲜感和求知欲的减退,思维导图很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勾勒清晰的教学框架是指,老师需要在正常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将每部分内容(或其中某几部分)与思维导图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我们可以放弃掉原有的教学思路,即在作文批改后对学生进行指导,将注意力转向写前指导,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和促进学生下笔。这样做不仅能重新去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不会给人一种“亡羊补牢”的感觉。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作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打开思路
        很多小学生写作难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思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比如我来编童话。完全依照教材给出的示例和材料,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们可以多给出一些提示,比如学生喜欢的童话人物、他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他们所熟知的国家和城市,然后要求他们明晰自己的写作目的。必要时,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错模式,如“5W,1H”,即以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原因(why)为主要元素,围绕怎样写(how)来建立思维导图。
    (二)释放想象
        想象力本身不是难点,难就难在如何教会学生将想象力合理地运用于写作过程中,使想象内容和它展现出来的效果更加合情合理。单凭一个作文题目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显然是不适合的,要么就是想象空间狭窄,要么就是天马行空。应用缺失性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是个不错的办法,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或几张带有缺失性元素的思维导图(将一张完整思维导图中的几个元素扣掉),然后要求学生将给出的思维导图与写作题目联系起来,构想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对思维导图进行填充。此方法带有明显的暗示性,对极度缺乏想象力,或想象力不足的学生来说,缺失性思维导图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同时又不会使想象看起来过于“放纵”。
        三、思维导图应用案例
        题目:我的铅笔刨
        首先要找准“题眼”,也就是关键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抓住写作重点,并以此为基准建立起写作框架。本题目的“题眼”显然是铅笔刨。
        然后是内容选择,由于要求是写一篇说明文,所以文章内容应以介绍“铅笔刨”功能和对它的应用为主,适当加入一些情感。在已经想好要写什么后,我们便开始绘制思维导图了(见图一)。
(图一)
        因为我们要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要依照导图所勾勒出的内容去写,这样条理才会清晰。外观、用途、情感、意义是文章写作的四个方面,针对每个不同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手中的铅笔刨来去写,比如是如何得到它的?是父母买的?还是别人送的?为什么选择这个铅笔刨?是因为形状好看?还是颜色鲜艳?又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这样,学生想要的写的全部内容就会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实用的辅助性教学工具,但若想完全发挥出它的应用价值,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它。工具、教学方法、内容、学情,只有将这几方面元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会得到提升。另外,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而学生从已学的知识、已有的积累出发,则可以利用联想来寻求并建立文章或是资源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这对他们主动去挖掘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也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黄文锋.小学语文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4):65-68.
[2]崔洁薇.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9(24):18.
[3]陆尕梅.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19(16):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