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开设教学课堂,巧用对话交流,破除新高考下师生僵持关系的壁垒,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不断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挖掘生物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领悟生命观念,明白生命的来源,让学生在汲取知识时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联系生活案例,激发社会责任意识,为新型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策略
一、挖掘生物教材,领悟生命观念
高中生物教材能够为教师提供新高考下有关学习策略的教学典例,教师需要挖掘出生物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出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练习,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领悟生命观念,明白生命是源于自然界中的随机事件,并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保留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性的物质形态。了解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没有高低生命之分,从而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学生学科素养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关知识时,为了学生解决新高考带来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内容,从本节课中渗透生命观念,让学生明白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他们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从课本内容可知有了人类基因图谱,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几万个基因的全部档案,如某个基因在哪条染色体的什么位置,这个基因的结构是怎样的、功能是什么。这样一来,人类对自身就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明白生命的观念。教师由教材提出疑问:“如何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一位学生回答:“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接着,教师导入教材知识:“了解基因我们确实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序列由全人类共享,这是经过长期的斗争才争取到的,最重要是发现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这是全人类共享人类基因组信息作出的重大贡献,使我国具有接近世界水平的基因组研究的强大实力。”一位学生提问:“请问什么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相同吗?”教师回答:“并不相同。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是针对等位基因展开的,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便触及到生物学科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知识。”
二、巧用对话交流,培养生物思维
在新高考背景下,根据教师教学情况反馈,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其生物问题千变万化的,既有从所知定理当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又有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思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很难完全掌握解题技巧,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所以教师要积极建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生物思维能力。采用对话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生物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领悟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因为教学进度,在短暂的提问之后学生答不上来便开启“自问自答”模式,这样学生不仅没有思考空间,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们思考,而且可以巧用对话交流,帮助学生培养生物思维。教师发言:“针对这节课的生物知识点已经讲解完毕,接下来的时间我将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同学们培养生物思维。请问内耳结构如何产生感应传导?”留足思考时间,一位学生回答:“内耳结构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这三个结构的不同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沿同一脑神经里的神经纤维进入脑干,然后分别上传至大脑皮层的不同中枢部位。”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请问什么叫做感应器的适应?”一位学生发言:“感受器的适应是它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教师发言:“很好!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生物思维能力。最后一个问题是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区别?”一位学生抢答:“感受器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的一些专门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感受器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就构成了感受器官。”教师利用课堂时间集中问题统一问答,帮助学生培养生物思维,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留足时间让学生缓过神记笔记。通过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层含义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三、联系生活案例,激发责任意识
由近几年新高考下的生物考题可知,命题教师通常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设计问题,导入重点考察知识,促进生物知识与当代生活背景相融合。在高中生物课本构建的知识框架中也不难看出,绚丽多彩的生活案例与生物知识互相融合,所以,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导入重点知识,借助生活例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度,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刺激学生思考,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解说生物难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互相结合,了解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无穷魅力。比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引入生活例子,辅助问题解说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听课的状态。教师导入案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已经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结束语
综上述,在整个高中素质教育阶段,新高考教学策略逐渐成为核心教育的热词,生物教师逐渐把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带到课堂上来。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黄金时期,对于外界的知识充满着渴望,有充沛的精力以及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应当及时地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挖掘教材内容,落实生物学科素养的概念,完善教育本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分析新高考改革对生物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王丹.??中华少年.?2020(14)
[2]论述提升生物学科素养,做好迎接高考改革的准备[J].王强.??文理导航(中旬).?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