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琛
(湖北省咸宁市第九小学) 43700
【摘 要】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变得与众不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宅”在家成了全国人民最有力的爱国行为!然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仅在医院,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以前的单一化转向现在的多元化。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就像一个人大病初愈,不可能还像没病之前一模一样,而是发生了很多生理、心理乃至行为方面的改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教育尤其如此。
一、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的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在家长和学校的眼中,教育就是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尤其是学科知识,只有“唯分数、唯升学”的这样的单一评价倾向。有研究人员的调查表明,这次疫情中,最受学生关注的知识还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命健康和防疫安全知识。疫情期间,习总书记也多次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宅家这个契机,让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排在前两位的是关于人类生命安全的需求,如果给人生打分的话,身体健康就是前面那个1,财富、官位都是后面的0再多,没有1也是一场空。学生不应当只拘泥于传统教学评价,应该对人性,对生活能力,对生存能力也进行培养和塑造。让学生树立真爱生命,健康第一的理念,具备维护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应该成为后疫情时代教育关注的重点。
二、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现代教育的理念认为:学生属于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学生只能在学校接受教育。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校停课,学生只能在家学习,在线上学习,以网络学习代替学校学习。
在线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最大的优势是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极大地扩大受众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不要求大家在同一时间、到同一地点才能开展教学。其次,教学过程可以被记录保存下来,允许回看和查找,师生的活动留下了丰富的数据,方便收集教学反馈和日后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发现在线教学是一个以平台和资源为中心的半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里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在线学习能力,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教师能做的、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在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在线教学设计能力,其次才是在线授课能力。
今年4、5月份,伴随着低风险地区的开学,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对于开学热切期盼。虽然利用网路开展教学,可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但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仅仅面对屏幕,没有学习的氛围,师生间的交流也不足,同学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是人与人,面对面,心灵的沟通,知识的传承。宅家期间既缺少了校园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创造的合作竞争氛围,也缺少高效的师生互动。线上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各不相同,自律性好、配合度高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而不自律的学生效果就不是很理想。是教师的原因?电子教材的原因?都是,但又不仅仅是,在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段里,除了教师的直播授课,学生还可以赵到其他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不仅有文本资源,还有丰富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流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资源等。这是一个绝佳的培优辅差时机。而这些对于教育背景、家庭条件更好的的家庭会更有优势,他们占有更多的资源,信息化素养也更高,教育的差异性在这时候更为明显。
三、后疫情时代教育遇到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上半年的教学,注定将是特殊的一次教学。它既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用新思维、新理念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将化危为机,变不利为有利。
学校的教学管理仍然带有较多的工业时代的痕迹,过于刚性,缺少灵活性。强调从上至下的层级化管理,要求行动统一、步调一致。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与时代脱节。以本次疫情为例,那些前期改革比较到位、教学信息化建设做得比较好、教学理念比较开放、教学管理比较灵活的学校,应对突发情况的表现就比较好,未来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也会比较好;相反,那些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管理层级过于复杂、教学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教学理念比较传统的学校,应对突发情况就表现欠佳,常常慢人半拍或无所作为。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以标准化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标准化考试一般要限定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主要以教材和大纲为准,考查的范围主要是学生对教材和大纲规定的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就是书本知识在学习者大脑中被理解和记忆的程度。虽然也可能有部分试题涉及部分知识的简单迁移和运用,但一般比例不高,因此,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输入的评价。网络学习不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加开放和个性化,学习的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这也意味着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互联网+”的教育时代,我们更重视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思维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伦理和文明素养。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学生。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也是我们在后疫情时代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知识是学不完的,很多具体的知识在今天这个时代,完全可以采用即学即用的方式去学习,而不需要事前都掌握。人们在学校里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搜索、选择、加工、运用、建构那些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的思维和能力,而不是具体知识本身。未来,如何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加工构建出新的知识,才是我们人类唯一能胜过智能机器人的地方。
后疫情时代,让知识不仅仅属于知识增长的过程,应该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的发展过程,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进一步做到“我能学”“我会学”,使自身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激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听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
【2】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厅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发出指导意见》
【3】田俊 王萱 王元宏,战疫时期区域中小学主题式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以湖北省咸安区域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20(5)
【4】王鑫 刘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实施现状及反思
姓名 廖琛
性别 女
年龄 31
职务 教师
职称 中小学二级
工作单位 咸宁市第九小学
邮政编码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