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赵委婉
[导读]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课程
        赵委婉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450018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课程。新的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开发和设计开放式教学实验。文章简要介绍了化学开放实验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实际工作中进行高中化学开放式教学实验的方法,以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究
        引言:随着文化教育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开放式实验已成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操作水平和观察能力,并提高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有效性。因此,掌握教学实验的实际意义并按照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是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高中化学开放式实验简述
        开放式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一种方法。关键是使化学实验的操作合理化。根据老师的定义,正确指导学生参与化学的整个教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化学实验操作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主题并执行相关的实验设计方案,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整体操作,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和应用原理。
        在对化学开放实验定义概述的基础上,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化学开放实验不同于以往以教学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此外,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整个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科书的内容。一般来说,这是一个依据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地实验,很难引起学生的想象力。开放式教学实验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主题,并参与实验设计,基本原理分析,过程执行,经验交流等重要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突出实际应用。
二、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开展方式
        开放实验不仅接近于学生探索性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表明化学教师应考虑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开放式教学实验。
1 .用创新来引领课堂
        与“封闭”实验不同,开放实验的“开放”取决于两点。第一是方式开放。该实验通常不要求必须获得某种结果,并且不对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做规定,它允许实验者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操作,同时注意科学研究的客观事实。第二是逻辑思维的开放。
        由于对方法没有限制,因此实验者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力,尤其是对于结论类的开放式实验,还可以从多维角度对实验进行逻辑思考。据此,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实验时,应首先运用自主创新促进课堂教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敢于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应有勇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判断力,并考虑尽可能多的操作实验的方法,而不是过度限制于过去教科书内容的实验方法。以自主创新促进课堂教学,有利于为开放式实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2.从生活中寻取素材
        这里的素材涉及两个层次,一个是实验内容。由于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它与生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是许多生活现象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解释,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操作来验证。因此,在设计开放性实验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导向,更加关注生活的细微重点,并利用高中化学知识设计和进行相关实验。例如,由面包发酵产生的有机物在添加苏打水后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将红萝卜浸入白米醋中后,其色相将从红色到蓝紫色最终变为深紫色。
        另一个方面是实验资源。由于开放式化学实验的实验资源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低,教师可以尝试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对象用作实验资源。例如,碱性物质可以是肥皂粉,苏打等,而酸性物品可以是醋。使用日常用品作为实验资源,不仅可以合理地节省实验室所需的经费投入,而且可以提高实验的趣味性与参与度。
        以日常生活为开放性实验设计的雏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以观察日常生活。
3.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可以根据难度系数的高低对化学进行开放实验,以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以鲁科版选修6“化学实验”教科书中植物细胞某些元素的检测为例。必须首先获得绿色植物中的元素,并且在灰化和熔化后产生渗滤液。根据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预处理实验试剂,例如用于普通Ca元素实验的草酸钙方法,AL元素和铝实验试剂在氨水溶液中形成鲜红色的絮状物。最后,观察现象完成实验数据报告。
        由于涉及的工作量大,因此难以进行单独实验,应根据分组合作的方法以增强每个人的参与度。
4.以分组来加强协作
        一般来说,实验可以是个人操作,也可以是团队操作,这与实验的难度有关。对于开放性实验,老师应鼓励学生根据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开展作业。以一个与空气质量检测相关的实验项目为例,在测量某科研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时,不仅可以将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的褪色反应用于定性研究,还可以将其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用于定量研究。在采集标本的整个过程中,有必要确定采集地点,即商业街区,工业园区,居民区,路边,污染核心区等;确定收集的时间是晴天,阴天,雨天,早晨,下午,晚上等。不同的收集地点、收集时间和收集方法将影响实验的整个过程,最终影响实验结果。这并不是学生能够独自完成的工作。因此,对于开放式实验,最好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自我价值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开放式教学实验时,应把握“开放”的特点和“实验”的本质,运用自主创新促进课堂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借用教室和生活里的资源,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分工合作。开放式教学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塑造学生的“观察情境→独立思考→协作探究→解决困难”的思维逻辑和自我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秀玲.地方院校物理化学开放性实验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04):10-42+51.
        [2]殷艳萍.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究透[J].学周刊,2020(0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