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周海洋
[导读] 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
        周海洋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   250400
        摘要: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立足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分别是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关键字词,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借助互联网,实现交互式学习。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生活实际;化学实验;互联网;实验改进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很难对其有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化学的知识点较为琐碎,很多结论都是由实验所得,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化学的教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化学魅力
        化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生活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教材和实验,还有将目光投向我们广阔的生产与生活当中,找到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学习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的用处,从而展现出化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喜欢上化学。
        例如,在学习了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之后,可以理解为什么石灰水可以保鲜鸡蛋;在教学中和反应的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当蚊虫叮咬以后,通过涂抹肥皂水或者牙膏可以得到缓解;当突发胃酸过多的症状时,可以使用适量的皮蛋进行缓解;煤气中毒是因为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O2强200倍,会导致人缺氧;使用温水洗衣服比冷水干净是因为洗衣粉中含有酶,在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会增强;利用食醋可以出去水壶里面的水垢等。同时,下大雪之后,为了快速除去路面上的积雪,可以将氯化钠作为融雪剂。总之,在生活实际中,有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向学生渗透这些化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
        二、改进化学实验,增强成功率和探究性
        其实,即使是教材中的实验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进行实验的改进,进而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的探究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比如,笔者就对“蜡烛燃烧”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原教材中这个实验是这么做的——将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马上将其倒过来,并注入一些澄清石灰水,进行震荡。这个试验的不足,或者说缺点是其产生的水雾很容易挥发掉,如果时间掌握不好,容易失败。为此,笔者做了这样的改进——取一支干燥且干净的冷集气瓶(锥形瓶)罩在蜡烛火焰的正上方,观察现象。虽只换了一只集气瓶(锥形瓶),但水雾保持较久,石灰水易振荡,现象明显,保证了实验成功率。再如,原教材中没有关于纯碱酸碱性的探究实验,而考纲中明确有涉及到纯碱的酸碱性的知识(常见的盐的酸碱性如纯碱、草木灰尘等)。为使学生能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增补了该实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用一支试管取少量碳酸钠(纯碱)溶液,再滴入2至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如此一来,使学生通过实验更直观了纯碱(盐)溶液显碱性。进而探讨酸碱盐与溶液酸碱盐的区别。
        三、借助互联网,实现交互式学习
        借助互联网创设具有探究本质、基于一定活动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促使学习者主动参与活动,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互式学习正在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搭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于活动中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趋向于主动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课,笔者考虑到学生们以及笔者本人对于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熟悉,所以将课前预习、课中实验、反馈评价等环节都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让学生开展交互式实验探究学习。课前预习环节,通过笔者设置的导学案,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要求,自主设计方案并拍照上传到平台上,与此同时也可以查看其他学生的进度和完成情况,自己比较与借鉴,自行完善。在互联网平台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的支持下,整个教学流程,从最开始的实验设计到最后的实验反馈都有条不紊。学生在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时期,可以运用的策略也不是一篇论文可以穷尽的,笔者以上所言仅是片面,希望诸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优化,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好,真正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化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齐志刚.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09):67.
        [2]印红.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