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虹
(广东韶关实验小学,广东韶关 512026)
摘要: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体系中,班级德育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班主任应在加强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班级德育教育任务,让班级管理闪烁着德育的特有魅力,让班级建设充满生机活力。本文将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为例,主要围绕班级德育氛围建设的有效方法展开讨论,让小学生在良好德育氛围的感染下接受德育熏陶,提高班级管理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氛围;教育方法
在以往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时,班级氛围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或者枯燥性,学生很少能够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行为,也很难在那样的氛围下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长期下来,这样的班级管理氛围会限制班级建设的健康发展。如今班主任开始在德育教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氛围建设,旨在通过德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可为班主任开展有效的班级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氛围的建设问题
班主任将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已经是比较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只是在班级德育开展的过程中,班级上的德育氛围却并不强烈。一方面,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的重心不在德育氛围上,导致德育氛围的好与坏都不在班主任的关注范围内。教师对这一块的疏忽,会减少班级德育的发展空间[1]。另一方面,班主任所开展的班级德育活动缺乏较强的活力性,导致德育氛围没能达到预期标准,影响了班级德育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效果。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氛围的建设意义
德育氛围建设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氛围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德育氛围建设能够加强班级环境的影响。具有德育元素的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环境作用下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会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班主任应利用这一点让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随时随地接受德育的熏陶[2]。其次,德育氛围建设能够突显出德育教育的价值。这是因为良好的德育氛围能够体现某种德育的内涵,让学生在德育氛围的影响下,对这些德育内容进行情感和理性上的认知,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最后,德育氛围建设始终是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班主任加强这项工作,能够保证班级德育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班级德育中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氛围的建设方法
(一)加强小学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作用
师者的言传身教过程就是一个传递德育精神的过程,班主任应承担起师者的言传身教责任,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将能够促进小学生成长的德育精神内涵传递给他们,使其在受到班主任影响,或者模仿班主任行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并形成应有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一,班主任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应注重将仁爱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每位班主任都应带着仁爱之心靠近学生、教育学生,这是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标准,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时,应该始终坚持的行为准则。只有当班主任带着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才能营造一个人文关怀色彩浓厚的德育氛围,让爱充斥学生的内心,让温暖在学生心中流淌,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其二,班主任应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爱岗敬业精神影响学生。这一爱岗敬业精神应体现在班主任兢兢业业完成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之中,为了营造相应的德育氛围,班主任要让学生看到自己为他们作出的贡献,如精心备课、尽心尽力地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努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耐心疏导学生不好的情绪、专心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这些均可体现在班主任的言传身教过程之中。其三,班主任应在与学生和谐相处时,言传身教地将为人处世态度传给学生。比如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矛盾事件时,要让学生深刻明白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诚信待人等等为人处世态度的重要性,使其懂得从自我做起,在与人交往、走进集体环境时,要运用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由此可见,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可营造很好的班级德育氛围。
(二)以班级活动为载体营造德育氛围
在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的过程中,离不开以班级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德育体验下学好德育知识。班级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班主任要让班级活动能够形成一定的德育氛围,还需要将德育元素彻底地融入班级活动[3]。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校内的集体活动时,可融入“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等等不同的德育内容。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的运动会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集体主义精神氛围;打排球、跳绳等大课间的集体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精神氛围;以班级为单位去探望孤寡老人或者残疾少年儿童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乐于助人精神氛围。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始终是班主任开展德育的实践性教育资源,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部分教育资源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并在班级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既可让小学生从班级活动中感知丰富的德育精神内涵,又使其在班级活动的德育氛围中产生学习德育、主动投入德育活动之中的积极性。
(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重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这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班主任可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德育氛围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让班级德育突显出更强的生命活力。为了实现班级德育氛围建设的目标,小学班主任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时,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班级卫生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以卫生文明习惯为主题的德育氛围。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将“讲卫生,懂文明”的规则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卫生文明精神内涵的德育氛围,让小学生在德育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形成讲卫生的良好意识、懂文明的礼仪观念。有的班主任为了增强小学生在这一德育氛围下的参与积极性,用激励教育的方式驱动小学生主动将课桌擦得闪光、保持门窗的鲜亮、整齐地摆放教室内的物品、始终保持地面洁净、时常用温馨提示的文明用语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卫生等等。第二,加强文化墙的建设,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在班级的文化墙上开辟每周名言园地,每个星期都更新名言警句,让小学生定期地接受润雨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者心理情绪变化来决定文化墙内容,比如学生开始出现焦虑情绪,班主任则带领学生一起在文化墙上开辟疏导焦虑情绪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排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用饱含正能量的德育文化内容来增强自己的生命活力。第三,加强学习园地建设,营造以学习为主的德育文化氛围。班主任可开辟一个学习园地,专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就,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传递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等良好的德育精神内涵,让班主任开展的班级德育工作获得更好的成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只有创造一个德育育人的环境,才能收获预期的德育效果。这意味着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离不开德育氛围的有效建设,因此小学班主任可充分加强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氛围的建设,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营造德育氛围,如发挥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作用、加强班级活动作为载体的德育工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德育氛围建设方法能够突显班级德育的价值,让小学班级德育的实效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张晓霞,刘海敏.浅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营造德育氛围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95.
[2]马英.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效果——以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为例[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01):134.
[3]代中涛,黄文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