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 443000
摘要:本文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现状,让读者清晰的认识到现今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其次阐述了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让读者明白了其推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最后作者通过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通过这样层层递进,让读者明白了该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尝试着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引言:由于应试教育和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使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涉及的越来越少,学校普遍不重视传统文化或者仅仅把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应试的手段,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最终让高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应试的手段,不能掌握和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1、学校不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
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安全是每个学校的关注点,所以对于教学中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是完全不足的,最终导致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和不了解,把传统文化仅仅停留在了背诵和理解基本意思的范畴中,并没有真正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
2、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应试需要
由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将学习的内容全部应用到考试的方面就可以了,最终使得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上知之甚少,更不能激发起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深入学习,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学习的工具,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3、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教授不深入
由于老师长时间的应试授课模式和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动机,使得语文老师在教授学生传统文化的内容上,更多传述的是一些应试型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内涵上的理解也处于应试需要,所以很难激发起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授课的形式上也往往单一乏味,更加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无趣起来,最终让学生丧失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1、增加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由于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不是很多,所以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是很重要的,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建立一种民族乃至家国的凝聚力,树立起学生优秀的人生观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和认同感
由于高中生的思想体系尚未成熟,对于一些多元文化的诱惑并不能理性的进行筛选和判断,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学校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其身,有利于学生深入的认识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选择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在接收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魅力,从而培养自身的文化归属和认同感。
3、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文化悠远流长,能在世界毅力上千年,一定有其精髓在其中,所以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来说,一定要学习和继承其中的精髓,这样才能让文化活起来,让我们成为文化继承的载体,所以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深入学习和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后,我们才能掌握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对于学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传统文化,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1、深入的挖掘教材内容
首先对于学校的授课形式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学习之中,对于每一个传统文章的选择一定要建立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可以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和时代背景,通过对比其他时期的豪放派诗人的作品,来深刻体味李清照的作品风格。再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的讲解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历史背景的介绍,和人物心理的分析,从让学生来详细体味这篇文章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在讲解人教版高一必修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中,老师应该举出各种生活中的实例深刻分析和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
2、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老师不仅需要在表述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授课方式上也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在表述方面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来生动的讲解文章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生活来了解传统文化、,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授课方式上,老师需要借助一些影视作品的观看,一些名家的讲授的选段来增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通过播放新版和旧版红楼梦电视剧片段的对比,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来感受林黛玉当时的心情和心境,也能让学生更好的领略传统文学的魅力。再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可以筛选和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深刻的体验烛之武仅凭个人之力劝退秦师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这篇文章时,通过观看《英雄》这部电影来感受其当时的时代状况,揣测荆轲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
3、对教授的内容进行全方面的拓展
在传统文章的学习中,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文章的内容上,还需要做一些拓展,例如对于文章背景的概要,作者背景的概要,和一些评述的概要等,包括分享老师自己和学生的观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全方面的了解文章,对于文章产生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让学生全面认识传统文学。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讲解上,老师可以通过筛选在杨万里的《莲花》、李白的《古风》等古诗中对于荷花,月色的描写,不断让学生体验莲花和月色的意境。在《滕王阁序》的讲授中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滕王阁的纪录片从而让学生欣赏滕王阁的景色,更加了解滕王阁的历史。在《出师表》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拓展总结学生对于三国的历史知识和《三国演义》《三国志》等文学作品的知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
结束语
通过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分析使学校明白了高中推行传统文化目的,显示了如今推行传统文化学习和渗透的意义,只有学生在了解好本国文化和对于本国文化有一个清晰认识以后,才能在社会立足,使得国家和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共识性,这是祖国发展越来越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彬.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外语文(上),2019,(2):167-168. DOI:10.3969/j.issn.1672-0490.2019.02.107.
[2]李全叶.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9,(A5):45-46.
[3]尧娟妮.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渊(高中版),2019,(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