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李娜娜
[导读] 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娜娜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41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本次研究,患者治疗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行数字X线摄片、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摄片,准确率达到1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三维CT重建影像;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受到强力外部损伤造成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大多伴随着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损伤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掌握胫骨平台骨折的综合情况,也对医生的治疗起到指导性意见[2]。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主要有X线影像,以及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前者应用时间较长,后者应用效果更为突出,为了对比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诊断技术,本文以两种方式作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将其分组,每组41例。X线影像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为(42.15±3.28)岁;其中车祸骨折15例,高处坠落16例,跌伤10例。三维CT重建影像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为27-65岁,平均年龄为(42.04±3.71)岁;其中车祸骨折13例,高处坠落14例,跌伤14例。所有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②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心、肝、肾等器官性病变;②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且配合度低。
1.2方法
        X线影像组诊断方式如下:在患者正位、侧位下,做膝关节的X线摄片诊断,指导患者在坐位下拍摄正位片,保证患者肢体舒适的前提下,将其放在摄影床板,膝部伸展至正中和床板面呈垂直状态,而摄影中心线则是从髌骨的下端开始,垂直射到胶片中心,射线中点是膝关节间隙,照射总范围包括胫腓骨上部至下部。然后指导患者转变为侧卧位,拍摄侧卧片,此时要求患者的膝关节和床板面保持平行的状态,摄影中心由髌骨下端,到后端连线的中点处,并垂直摄入到胶片中心[3]。
        三维CT重建影像组诊断方式如下:提前设定三维CT扫描仪的各项参数,在患者仰卧位下方接受检查,要尽量将患者下肢伸直,从患者的股骨上部为起始点,一直到胫骨骨折线下部的位置,连续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成后最终观察结果,并在影像工作站进行集中处理,依据表面遮盖法,构建出三维图像,中心点为X、Z轴,做全面的扫描处理,获取影像图像[4]。
1.3效果判定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其分型标准为Ⅰ型仅为劈裂骨折;Ⅱ型为外侧平台出现塌陷、压缩骨折;Ⅲ型为塌陷压缩股这个;Ⅳ型为内侧平台骨折;Ⅴ型两侧胫骨平台劈裂;Ⅵ型为骨干分离平台骨折。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患者诊断率
        以病理检查结果诊断金标准,对比X线摄片、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的诊断率。经对比,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率为100.00%,X线摄片诊断率为86.6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方式诊断率对比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临床治疗难度也更大,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多是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疗方案。而在治疗前,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则有极高的要求。临床大多采取X线摄片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但该方式的清晰度较差,造成误诊的几率较大,而目前应用较大的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能够更加精准的诊断骨折程度,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5]。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三维CT重建影像准确率达到100.00%,X线摄片诊断准确率为86.62%,经对比,三维CT重建影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摄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分型诊断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一致,为患者确诊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寅,吴骏,吴健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4):99-100.
[2]贾力.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1-72.
[3]余金宝.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3):94-95.
[4]杜诗霖.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4):134-136.
[5]王力,苏雪娟,魏红霞, 等.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6):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