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宇迅
(海南省洋浦中学,海南578101)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老师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需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但是初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难度比常规语文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低。怎样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性,是当前初中语文老师文言文教学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当前的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习惯照着书本进行一些文言文知识的讲解和教育,而初中生天性活泼,因此这种灌输性质的教育方法很难起到效果,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上课内容,使得部分学生对语文文言文阅读教育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1]。因此,在新课程要求下,老师需要转变既往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趣味化,让学生敢于阅读,爱上阅读,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让文言文教学更能为学生接受。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教学激发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语文文言文阅读如果有着兴趣加持则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书上的一些知识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如《论语》十二章的学习,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孔子的图片,将这些图片保存或者打印,以备后面教学使用。然后在课堂讲解《论语》十二章这一课,不需要学生在听课后就全部理解,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知晓孔子对学习的态度[2]。此时再拿出打印好的关于孔子的图片,配合讲解孔子的一生,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描绘和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孔子的印象描绘出来,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探讨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并且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解答学生的疑惑,翻译学生不懂的字词。让学生自己通过文言文阅读来搞清楚一个文章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个地方的风物土人情,教师只做辅助,在过程中旁敲侧击。采用这些手段来替代原本的口述式教学,让学生思考,同时,阅读教学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灵活利用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得到提升。
二、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进行教学
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写作的技巧教学,在阅读后进行写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的印象。初中生开始作文写作的前提是初中生对学习的文章和知识具有灵活的运用能力,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中能够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就需要初中生能够有敏捷的思维和相应的语言描绘能力。初中生在他们初中时就有了写一段小作文的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对他们描绘文章重点的能力进行优化,增加对文章中人物、动物神态等细节的刻画,这是初中生中所欠缺的细节描写[3]。为了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可以开展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针对教学,如在学习完《陋室铭》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课文的知识,在课堂上描述对刘禹锡的陋室印象和自己有没有认识过类似的不追求财富追求精神饱满的人,让学生自行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在这期间教授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课文标题为陋室,却在结尾中用到的的反问手法,“何陋之有?”,反而让读者觉得陋室不再“简陋”,反而由于文章的描绘有蓬荜生辉之感,然后让学生掌握用一定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身边的事物,并在课后以此写一篇关于自己居住环境的作文,将教学和学生的课后作业结合,有利于学生的课后语文习作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文言文
课外阅读是一种通过闲暇时间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针对性和带有目的性的给初中生推荐一些合适的文言文书籍,同时营造出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后阅读环境,例如让初中生在课后和休息时间进行阅读。为此,教师可以从初中生的需求出发,推荐一些课外的文言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如《书林纪事》、《薛谭学讴》之类[4]。这类文言文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同时还有着教育意义以及精彩的人物内心描写和细节刻画。
让初中生就这类课外的经典文言文展开阅读,既能够培养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也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三观,《书林纪事》让学生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薛谭学讴》则教育学生学无止境,要谦虚学习,切忌骄傲自满。学生最终阅读的课外文言文越多,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也就越快,越容易理解,以达到提升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目的,甚至《薛谭学讴》这类文言文,还可以作为学生写作时的典故用到。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一个捷径。与此同时,让学生摘抄一些文言文“有意思”的素材,将一些觉得写得好写的妙的文言文摘录,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增强学习效果。
让学生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积累阅读素材,是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的一个捷径。与此同时,让学生摘抄一些“有意思”的素材,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技巧,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说明了在语文阅读中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文言文的阅读也是如此,比如前面说的薛谭学习唱歌的故事,都是小学生一般不会了解到的知识,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到的这些知识进行摘抄,或者写阅读后的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让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文言文写一篇解析,在学生完成阅读文言文的读后感后,教师之后根据学生写作情况选出几篇例文,挨个讲解学生例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写得好可以继续保持的部分,并鼓励学生继续开展课外文言文阅读。
四、教授学生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题目,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往往是一些文言文的概括,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怎样快速的通过阅读文言文题目和第一段以及最后一段掌握全文的主旨,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方向。如在《醉翁亭记》的学习中,阅读题目就知道此次的学习重心与酒醉和亭台楼阁有关,而通过首尾两段的学习,就能发现,描绘的就是醉翁亭的由来和介绍作者欧阳修自己,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助于中学生在阅读中尽快的把握住文言文的文章主旨,避免直接开展阅读时的迷茫感。类似的阅读技巧还有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运用中只需要注意阅读技巧也需要搭配适量的阅读量即可,避免一味教授技巧,学生却没有自己实际应用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开展五分钟快速文言文阅读,运用技巧快速阅读等形式让学生熟练运用技巧。
结语:
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初中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文言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和课外阅读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昆鹏.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20):46-47.
[2]宋金红.初中语文升学备考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94-95.
[3]苗盼盼.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39-41.
[4]刘小燕.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