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郑雅飞
[导读] 实际上,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无论是对其学习,亦或是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郑雅飞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500
        摘要:实际上,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无论是对其学习,亦或是工作乃至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提出就使得当前小学班主任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保证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重视,尤其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心理,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班主任;渗透
        作为小学班主任,既要承担比普通学科教师更重的班级管理工作,又要充当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繁重的角色。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接触班主任的时间几乎多于家里人。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格外留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排解和引导。当然,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不仅要学习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更要时刻关注班级中学生的心理动态。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求小学班主任要格外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呢?要知道,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已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迫切需要各种人才的投入。而能否具备一个健康心理,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从小学开始抓起。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各种观念以及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心理以及模仿能力,且正是他们健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教师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针对小学生都具备极强模仿力的这一特点,小学班主任应该加以留意,并引起重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能够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以为小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如课堂教学中不随意发脾气、不体罚学生、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等等。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意识到班级中学生的差异性,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点因材施教。对于一些比较内容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多引导多鼓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够就马上批评,要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对症下药;不要评价学生的智力,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将班级管理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


        2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几乎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展开,而且不少班级事物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并结合当前班级中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在对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而这时候教师就要能够抓住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举个例子,每个班级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合群学生的存在,多表现为不合作、不分享且不乐于助人,有时候还会对其他学生作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等。在面对这类学生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为了及时解决班级中所存在的问题,二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也要注意良好氛围和环境的构建。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促使学生健康心理行程以外,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就是说,班主任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对于班级中有进步的学生要积极表扬和肯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犯错的学生,更要善用眼神来鼓励学生,从而构建良好的氛围。
        3班主任与家长的配合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单单依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不够的,更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而班主任除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外,更要能够利用工作之余与家长密切联系,给予家长专业的引导,从而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而努力。当然,班主任也可以充分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来引导和教育家长,使其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与孩子正确相处,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现如今社会是复杂的,以致于小学生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而班主任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视学生综合素养。而心理是否健康则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而小学阶段又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必须肩负起重要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班级管理中,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千千万万,而小学班主任除了要通过系统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外,更要留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共同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惠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入[J].新课程:上,2016(4):19
        [2]杨爱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青春岁月,2017(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