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641208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习的效果。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潮流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能够结合实际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解决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弊端。因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增强。在本文中,作者列举了初中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重要观点,希望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数学教学;方式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创新性强的学科,数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顺应新课改的潮流,根据初中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对数学教学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热爱数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不过,在我国,很多教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不能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这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差,学生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成绩也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初中生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素养,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已成为了一个必经之路。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顺应新课改潮流,能够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位,使每个学生都有效的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该将每个学生作为主体并成为新教学方式的设计依据,着力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具体的来讲,教师可以选择分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创造出自主探索的空间,创建出“主动参加,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探讨、交流、协作等方式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困难点和知识点,使学生开发思维、解决问题、消化知识。举一个例子,在讲授“立方差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探讨空间来解决这一问题:大家能不能尝试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来自行推导出立方差公式?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观察研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想出用一个大的正方体挖去一个小的正方体后的剩下体积的构想,通过分割和平移,最后转换成求规则图形的体积和的方式来求证该公式,最后得出结论。
二、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使得初中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点难以理解,因此为了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降低数学的教学难度,提升初中生们的数学思维,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抽象的知识点实体化,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借助专用教具,动画,小视频等,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静止的概念动起来,让学生能通过眼睛直观地感受到抽象的知识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比如在讲授“追及问题”的章节时,运用电脑制作一个小动画模拟一个人以“一定距离”、“同时起跑”、“同向而行”、“追上”另一个人的过程,让抽象的问题实体化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延展,在直观的感觉中了解“追及距离”、“速度差”和“追上时间”间的数据关系,最后将感官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
三、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审美
数学学科发散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使很多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但正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在,既然有逻辑,就有规律可行,教师需引导并鼓励学生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点和困难点中寻找它们的规律,将知识点“串”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美妙,有获得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审美能力。比如,在讲授“圆形”这章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哪些位置出现了圆形,比如车轮、篮球、硬币、纽扣等,并让学生讲一讲这些圆形的实物都有什么特征,学生们通过感性的思维分析可以得到“可以平稳的滚动”,“形状光滑没有棱角”等,最后引出圆形的概念,并展示一些以圆为主基调的美丽图案和艺术品,让学生能够得到直观的审美体验,体会到圆的美。这样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审美。
四、将数学融入生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实施中,课堂能有高效性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不断地提高才是达到改革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实际可运用性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就应该着重考虑这方面。将数学融入到生活,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活动可有效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面对实际问题可以扩展思维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也是教学的有力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设立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日常的情景教学的优点就是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生活熟悉的情境设定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妈妈和小明一起去买蔬菜,小明买了1.2元/千克的萝卜,妈妈就挑选了9.7千克,到结账的时候,收营员还没有报出价格,小明就算出:“11.64元”,收营员准备报出的价格和小明算出的一样,对小明竖起了大拇指夸他聪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到:“小明能如此快速的计算出结果,有什么特别的计算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情境思考问题,会发现快速计算的方式可以利用刚学习到的平方差公式。这种和父母一起购物的情境,大部分学生都体验过,通过熟悉的情境学习数学更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的推动下,教师也需要顺应改革形势不断地为教学创新付出努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转变教学方案创新方案,以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为目的。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祖刚.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
[2]盖玉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东方青年·教师,2011,(6).
[3]许汝家.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