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陈祝君
[导读] 现代社会各种事物飞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陈祝君
        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广东梅州  514300
        摘要:现代社会各种事物飞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要“会学习”,要学会“探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习惯尚未培养完全,所以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小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着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开创更广阔的数学空间。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又提出了笔者的建议,以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数学思维;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会自主探究”与“能自主探究”双重素质,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能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不能及时理清思路、不能准确判断解题方法、小学生思维转变不灵活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题目写错或者根本不会写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除此之外,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出现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差等现象,这也对培养学生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如何切实提升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呢?
        1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设置不能单纯只考虑课程进度、教科书内容安排、课堂时间限制等因素,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即教学效果。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不是教师的单向输出,若学生知识依赖教师的输出,只是模仿教师教的内容,那么小学生学习到的数学可能只是机械的解题步骤,而非方法本身。高效的课堂要结合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参与能力以及对学到的知识的转化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自身”,尽量营造一种学生可以自由表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主动思考、敢于表达意见,敢于主动提问,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将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等灌输给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小游戏、知识问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听课,在这之中,教师应该将问题摆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下面的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进“教”与“学”之中。
        举例来讲,教师可以设置“分水果”游戏,创设学校组织学生去郊游的情境。假设老师为本班的30位同学准备了30个苹果、60个香蕉、90个圣女果,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每位同学可以分到几个水果?看看怎么分最合理呢?并互相交流对方得出的最终答案,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评比,设置奖励。这种类型的游戏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意见交流,发现自己思考过程的错误之处,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


        2 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多数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并不深入,只是让学生交流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是老师给出的结论,忽视了学生提问、探究、自主解答的过程,不重视学生学与思的过程,最终导致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对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大。其次,多数数学教师的讲授时间占据课堂时间比重较大,小学生在长时间的教师讲学很容易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反而导致课堂效果差,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实际上,小组讨论是对教学改革中重点提到的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小组讨论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很大意义上还能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除此以外,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帮助自制力不强的小学生深入进学习的氛围之中,提高其专注于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差生”改掉上课跑神、开小差等坏习惯。
        例如在讲到平行四边形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平行四边行的特点,并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在哪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的照片,让学生找出有平行四边形的地方,最终进行小组探究结果的汇报。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既能让小学生提前熟悉该数学问题,还能锻炼小学生的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提出意见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探讨,增强其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3 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究式学习方法、混合式学习方法与自主性学习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让小学生学会自己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与此同时,教师调整课堂时间,“翻转”课上与课下的时间,将部分数学知识预习、知识点复习等多个环节放在课下,用观看学习视频的方式实现。小学生在每日的基础作业完成后,可以借助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的测试,还可通过再次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巩固知识,补充知识漏洞。而正常的课上的教学,教师则主要对小学生课下学习的疑问、重难点、易错点进行解答与分析,解决小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此达到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还给小学生拓展一些新的知识,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中“课上”与“课下”学习内容的翻转,一方面让小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能集中精力学习,让其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实现了课堂内外时间的有效整合,使得课堂时间更加灵活,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可积极探索应用其他的新型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中,为数学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提升小学的教学质量,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在实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具有奠基作用,数学教师要认清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方法,辅助以适当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侯小红.加强自主探究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J].学周刊,2015(23):98.
        [2]王文渊.利用“学案导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实践探 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1.
        [3]岳增刚.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培养的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