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李婉侨 徐娜
[导读] 数学教学既承载着传递数学学科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重任

        李婉侨  徐娜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数学教学既承载着传递数学学科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重任,而且还承载着更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于中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价值;二是数学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共有的价值。探索如何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而且还能实现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学科育人;数学教学;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一种教育,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数学教学同样也是一种教育,与此同时,数学教学也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价值。教师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价值的了解与认识、对教育本质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决定着其育人观及教学实践的行为,教师思想水平的不断提升决定着其教学能力水平、决定其课堂教学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一、数学的育人价值研究
        “教书育人”——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教书的同时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真正的认识到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也就更不能很好地掌握“育什么样的人”及“怎样育人”的深刻内涵。对学科育人价值的追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课题。
        西方数学家都将育人价值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美国著名数学家M.克莱因通过系统科学的对数学史进行研究,对育人的价值作为研究切入点,认为注重数学哲学和数学历史有利于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除此之外,西方的学者从美学和哲学两个角度对数学教科书和教学中的育人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归纳和分类,大致分为辩证观念、思维品质和审美情操这三方面:第一,辩证观念指的是对立统一、联系制约和极限突变的观念;第二,思维品质指的是抽象意识、推理意识、量化意识和板块意识;第三;审美情操指的是求简与和谐的欲望、审美与创造的激情、情操与品格的自律。综上,很多国外学者都认为上述内容是数学育人价值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育人价值的具体体现。
        学科育人价值做为21世纪以来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我国教育学者也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并将此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在2014年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两部文件,文件内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并指出要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改革重点,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育人目标和任务的实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课程改革。 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数学改革也进入的新阶段。2011 年我国制定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1]在育人价值层面,这两部文件的颁布将数学教学和数学教科书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增加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提升学生实践和创造力水平是数学的教学价值之一,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挥其在智育和美育所特有特有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
二、提升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策略
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的教育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均有体现,贯穿于中小学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体现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顺应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各年级数学教材内容进行。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育人价值,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数学教科书中的育人内容尤为丰富,例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环保意识以及优良品质等等。同时,展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例如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小组合作等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习题中彰显环保意识等等。同时,在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还应注重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能否解答上数学问题是数学能力差异性的体现,同时解答过程的灵活性也是数学能力差异性的体现。数学教师十分重视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这也是数学教师正在研究的话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争取保证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一题多变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育人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在数学教学中适时介入数学史
        数学史料中的育人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许多数学历史上名人的发明与研究,充分体现了数学名人的智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名人在探究数学知识过程中坚持的毅力,能达到数学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你知道吗?”等都蕴含着数学史料。如图,是在人教版版二年级上册的截取的内容,通过剪纸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的仅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而更需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作为数学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将这种理念渗透在我的数学课堂中,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佘泽明.反思与发掘: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J]小学教学参考,2020(11).
成尚荣.用好统编教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 2018,(8).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3]吴亚萍.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J].人民教育,2016, (Z1).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