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苟华丽
[导读]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能力

        苟华丽
        垫江县坪山小学校  重庆 408300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能力,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进行设计以有效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成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并且在一旁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需要采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相结合。
        1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为相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需要对小学生加强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有针对的解决现代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让小学数学的教学得到有效的推进的同时也有利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在未来的发展。教师加强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借鉴到这一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
        2 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进行探究
        2.1 采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来逐步完善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根据将要教授的知识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如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带着自己在课前思考的问题听课,不仅让学生听课的质量更加专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也是在不断的思考,久而久之便使得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积极主动思考的优良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对课前预习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将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开始思考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应用。教师只有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时候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的强化。
        2.2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进行强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切忌忽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不要采用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否则会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只会机械式的听教师讲授知识,而没有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积极进行思考[1]。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适时改进教学方式并设计出精彩有趣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来将课堂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检查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在第二个阶段要将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分成不同的类别并且根据这些类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切忌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问题的解决更加高效,如此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能够一针见血的采用最为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及时创新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思维方法方面的掌握情况更加熟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欲望。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发展并且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2]。教师在第三个教学阶段需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且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讲解学习之后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知识真正的为自己所用。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而且要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新的解题角度并且适时的更改和调整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
        2.3 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当中以有效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位置和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态度和实际教学质量的联系较为紧密,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呈现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位置并调动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3]。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参与感并且有效发挥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在课程教学当中的参与度较低会导致教学所呈现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采用创设相应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符合学生现阶段能力的题目并且让学生在课堂解答,教师可以叫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写自己的解题过程,也可以让每个小组互相比赛对问题进行解答,如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配合教师实际演示应用题题干的材料。或者,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有关的视频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代入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树干——果实——树干的这种较为直观的图画形式来带领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养成画思维导图的习惯,如此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得到锻炼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课前预习作业以让学生在批改他人作业的时候也能有所借鉴成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让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便形成终身学习的优良习惯,此外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建立高效的教学环境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赵玉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4):221.  
        [3]王晓华.小学阶段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