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殷茵
四川眉山洪雅县实验小学 620360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往往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们唱儿歌等形式开展,这种开展方式虽说较为贴合孩子们的学习水平,但是时间久了往往会使得孩子们对于音乐课堂产生一种“只是唱歌”的错误认失,从而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音乐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唱歌仅仅只是表现音乐的其中一种方式,要想真正地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基础,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就不能够仅仅拘泥于这类偏向娱乐化的课堂内容选择。结合考虑小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引入“乐器演奏”这一内容无疑是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适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不仅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还能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
1 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作用
随着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重新要求与定义,教育界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正逐步地更新换代,总体趋势便是趋于全面化,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出色。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对于自身所教授的科目在这个阶段所应当完成的新时代目标有着一定的理解。过去的小学音乐课堂,往往以逐句教唱、欣赏音乐、组织合唱等方式展开,虽说有着一定的趣味性与实践效果,但总体来说,娱乐效果大于教学效果。学生从音乐课堂上带走的,有欢声笑语,却少了应有的专业知识与学习热情。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器乐教学的引入则为改变这一局面提供了全新可行的方向。通过器乐教学,小学生们在一定难度范围内可以更好地学习音乐的重要内容和专业知识,并跟着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从而使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更为生动有趣与富有实效性。且结合时代眼光来看,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培养,相较于唱歌等传统内容,更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学生们学习乐器的过程,更能够锻炼自身自主学习、合理规划等素质能力,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们来说,有助于性格的塑造与情操的冶炼。本人对于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性有着几点思考,以下与读者分享。
2 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1 前期推广
教育在于引导,不可压抑。如同治水在于引导,不可一味堵截,否则只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向作用力。而小学生正如水流一般,利用小学生对于陌生的事物充满的好奇和求知的特点,潜移默化感染,精彩点拨,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学习好竖笛的一个关键。教师在教学竖笛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例如,竖笛的教学,利用学校的午间广播平台播放竖笛音乐,有的放矢推荐一些竖笛名曲,介绍竖笛音乐大师、竖笛历史,最大程度让学生从听觉中对竖笛产生好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上下课铃声上使用竖笛音乐片段作为下课铃声,使竖笛声沉浸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保证国家课程全部实施完毕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竖笛的相关知识,并吹奏上下课竖笛铃声片段,点燃学生对于竖笛乐器学习的激情,对教师专业演奏的崇拜。与此同时,介绍竖笛的历史、竖笛在中外的发展近况及现阶段教师对与学生学习竖笛的计划等。
2.2 守护为重,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学生学习乐器的效率与自信
学习任何一件事物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器乐学习也是一样的。在学生们学习器乐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难以突破的瓶颈,如音准把握不当、节奏概念模糊等等。
孩子们由于心理建设较为幼稚,很容易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丧失了学习信心,从而停下了学习音乐的脚步,这是任何一个音乐教师都不忍心也决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正因如此,器乐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保护,以学习质量、效率为基础,采用各种措施为学生们的学习保驾护航。以音高问题为例,作为大部分学生音高概念的初步形成阶段,小学阶段仍有着许多中低年级的孩子对于音高的概念较为模糊从而难以把握,这就造成了这部分孩子在学习唱歌、乐谱时比起其他人会更加吃力且容易犯错。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曾经采取了组织学生分区进行小器乐的演奏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实际演奏对于音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再由我先弹琴伴奏带唱,让每个孩子找到节奏、音准的把握重点,最后再将学生们分组分别进行伴奏与演唱,相互之间为对方提建议、找优点,促进交流的同时起到一个全班共同进步的作用。结合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类似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地帮助那些存在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跟着大家一起克服对于音准把握的恐惧与疑惑,有助于每一位同学积极地融入到班级学习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并分享音乐带来的乐趣。
2.3 重视教学形式
在现阶段,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都比较活泼好动。如果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不够良好,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因此,在竖笛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可爱的布谷鸟》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用竖笛的方式模仿布谷鸟的啼鸣,教师选出几位模仿得最像的学生,然后教师自己再演示一番,并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竖笛来模仿,最后让学生说出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相关的音乐知识,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谱出了师生合作的音乐作品。此外,在竖笛练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应采用其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音乐教学的效果。例如:用竖笛练习歌曲。当学生学习一个声部的歌曲时,可以先用竖笛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学习两个声部的歌曲,让学生在竖笛合奏中学会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
2.4 拓展为翼,开展丰富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与成长
当孩子们在中、低年级通过器乐教学及传统教学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展示平台作为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时所必不可少的。室外课堂上的成功相比于室内课堂上的成功更有挑战性与难度,教师应当与学校、家长等多方协调配合,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让音乐自由展示与生长的梦想舞台。前文提到过的,在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悉掌握的小器乐编排出简单的合奏作品,进行音乐的创作与组合;还可以加入水平较高的独奏乐器教学,如口风琴、陶笛等。这些内容的加入,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更能够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在学生们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安排舞台机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编排、组合乐器,组建自己的小乐团进行表演;或者利用学到的独奏乐器,上台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这样的舞台,可以是在课堂上,更可以在校园内甚至更大的舞台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竖笛虽然小巧,但是对于音乐教学的作用十分巨大。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的作用就像是语文学习当中的“字典”,是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把竖笛教学引入到音乐教学课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喜爱,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的唱歌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音乐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音乐素养,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英英.小乐器 大作用——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104-105.
[2] 赖达富.组建中国风格陶笛重奏乐团之问题探究[J].人民音乐,2018(06):41-45.
[3] 张雯洁.将竖笛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5(1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