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香
湖北省郧西县思源实验中学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和进步,现代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也愈发多元,给传统教学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英语教学本身是长期积累的教学科目,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英语学习保持有效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层的情况是英语教学的常态,反映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本文就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做以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英语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外部世界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阅读能力是衡量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阅读状态,互动性弱,兴趣不高。为了改进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和方法、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该文试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阅读材料的选取与分级阅读、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个体学习动机与启发式教学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荷,实现认知过程减负,以期对大学英语阅读有所帮助。
1、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固化,止于表面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会依据课程标准在自己的课堂上设计一些详细周到、具体全面的目标。但是仔细分析,很多目标都停留于形式上,得不到实施不说,就算在课程进行时有所涉及,也只是止于表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英语教育流程不健全
远程职业教育还存在课堂和课后的反馈问题,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倾向于购买教育平台的课程,忽视了本校教师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与教师的互动、课后累积的学习问题和缺失无人辅导的局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缺乏了解。网络课程教师要么不提供反馈评价,要么对反馈评价没有强制要求,要么学生缺乏监管,对作业和考试不认真对待。
1.3、学生的分层情况比较明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分层情况也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一方面学生本身存在着偏科问题,在高中学习中未能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论,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无暇应付的问题。另一方面初中的教学方式和高中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差别,一些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存在懈怠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最后部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英语教学对自身的专业帮助不大,因此未能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过多精力[1]。
2、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2.1、转化课堂角色,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自主地输出课堂内容和把控学习进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似懂非懂。针对这个问题,现阶段的教师要极力转换课堂角色,摒弃老旧的教学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使学生高效学习。首先,教师要舍弃自身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重点来展开课堂教学,并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符合其思维认知的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有最大的学习收获[2]。
2.2、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
远程教育需要解决学生反馈问题。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学习还要包含听说部分,不能让学生学习哑巴英语,听说练习也要成为英语远程教育的内容。学校可以在远程英语教学课程中设立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辅导员与授课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情况分享,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辅导员还能承担一般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2.3、查阅法考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这种方法就是查阅法。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它常常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考生在使用查阅法时,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顺序排列,文章的结构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逻辑顺序排列。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顺序能帮助考生在阅读和回答问题时做到高效省时,准确无误[3]。
2.4、英语学习的“去碎片化”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可以改变以往零碎的学习,而是通过整合、归纳,把相应学习阶段的话题系统起来。初中例如,目前新课标中归纳的三大主题语境分别为人与自我、初中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泛读和精读等技能对学生快速梳理文本中的知识点,初中获取信息有很大帮助,若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形成信息思维导图。初中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多挖掘与语篇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创设与学生日常学习、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情境,使学生有效地内化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学习。
2.5、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
有效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并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来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优化阅读内容的呈现方式,降低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使课堂高效。教师可按难易顺序,循序渐进地呈现英语阅读内容,整合信息,构建图式,减轻学生工作记忆的压力,帮助其进行信息处理。实践证明图式理论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初中通过有效的图式策略,进而完善英语阅读理解背景、提高阅读水平和达成教学目标。初中教师亦可同时呈现相关文字和图像,帮助学生辨别有用信息,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减轻外在认知负荷。在英语阅读中,先前知识对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4]。
2.6、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学生对每个段落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初中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并注意语言、结构,梳理,如语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等;学生细读语篇,小组合作梳理出主人公刘宇和父母的不同观点,初中明确双方态度,使信息明晰化;学生精读语篇,挖掘主人公与父母观点的矛盾所在,初中学习本语篇的固定搭配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2.7、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中,很多教师并不会给予学生过多的时间,而是会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然后从头到尾的逐字逐句翻译。在这一流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并且,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无法帮助学生从中获取到一些知识,整体的学习效率偏低。在完整的阅读中,学生需要经历略读、扫读以及细读三个步骤,以此方能提高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而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自然也可有效引入思维导图。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是夯实基础, 完善进阶的过程, 该阶段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普及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从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巩固自己的语言知识,吸收和强化自己所学的基本内容。对自身能力发展和正确人生态度形成新认知。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由低到高, 由易到难, 只有注重学习活动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才能将知识、文化、思维有序融合,才能实现能力向素养转变, 才能有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及养成。
参考文献:
[1]李燕.思维导图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机,2020(11):73-74.
[2]李培红.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命制分析与备考指导[J].海外英语,2020(17):96-97.
[3]李欣.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65-66.
[4]江莹.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和对策[J].海外英语,2020(16):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