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卫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拔群中学,广西河池5474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初中体育应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农村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地位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素质教育理念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到快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目前,初级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备受关注。学校和家长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应注重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培养强壮的身体,目的是促进初中学生的体质得到提高,使身体更好地融入其他课程的学习。
1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和学生把体育作为一门辅修课。在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许多初中体育教师也改变了他们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改变他们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促进更多的农村初中学生参与,从而大大提高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然而,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设施和设备不完善,一些体育项目难以顺利开展,师生关注不够。因此,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仍处于低效状态。其实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来说,要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放在首位,这也是每个教师需要遵守的基本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教师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体育指导。课程标准的提出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注重以生为本,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为了提高新时期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在学习中总是表现得很被动。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学生一定要努力参与,长时间会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并会产生恐惧、厌倦等感觉。为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体育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组织教学,根据现有的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启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产生更多的思维观念和创造性,形成独立思维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2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乐趣体验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体现快乐体育的理念,概括地说就是教师要挖掘全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趣,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决定他们的意志力,正确的锻炼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达到有效控制和规范学生自身健身行为的目的,真正体现以趣味性教学,营造快乐、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况下,他们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感到快乐。他们在逐步发展体力和智力,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实现体能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完美的人格。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快乐体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在体育运动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其盲目地引导学生跑步,不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创新、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学习成果的喜悦。长期以来,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综合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在教学“投掷小沙包”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彩带系在小沙包上,在投掷过程中将形成一道“彩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角度,并对体育课产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不一样,教师必须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要避免出现“机械化”“教条化”的教学,将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新的特点体现出来。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例如,在“跳绳”教学中,一些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要领,而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然而,很多学生并不能一直掌握这些技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和学习,共同交流和分享经验,并创新跳绳的方法,如后跳,交叉跳,或长绳跳连接两根绳子。
3结语
总之,体育教育是农村初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掌握更多的体育基础知识,提高体育技能,也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重视体育教学质量,从现有场地、设备等方面入手,做好科学合理的应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也才能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得以正常实现。
参考文献:
[1]谢洪武.浅析提升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27):P.1-1.
[2]吕俊峰.功在课前活在课中思在课后——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09):208.
[3]范玉琴.浅析增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8,000(004):214.
[4]张华辉.浅析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J].神州,2018,000(025):87-87.
[5]高亚林.浅析初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14):46-47.
[6]詹春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000(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