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亓红伟
[导读] 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


亓红伟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9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研究期间选择在哦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探析护患沟通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依据1:1的比例分得40例患儿,其中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对照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儿应用护患沟通模式,使用不同方法后,对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护理满意度情况,之后进行比较。结果:(80.0%)、(95.0%)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之下后者高于前者,差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护理中使用护患沟通艺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对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外科护理;护患沟通;应用效果
引言:小儿外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由于收拾的患者较为特殊,极易产生护患纠纷事件,为了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对医疗环境改善是一方面,还要从服务质量方面入手。对于小儿外科的护理工作而言,其所面临的患者年龄较小,有些无法真正表达自身感受,这种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真正了解患儿的需求,以此进行针对性地护理。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作用十分显著。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比较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进行分析,将患儿分为两组,各组40例。所有患儿的年龄均3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资料可用于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构建良好的诊疗环境,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同时协助患儿完成各项价差检查,并密切关注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合理地控制饮食和作息[1]。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使用护患沟通模式。
1.2.1语言沟通
   小儿外科中涉及的疾病较多,不同疾病的患儿存在不同的症状,然而许多患儿年龄较少,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症状,甚至有些患儿只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身的不适[2]。因此,护理人员要结合患儿的病情进行沟通,并注意语言的表达方法,采用温和、鼓励的语言方式,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另外,护理人员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比如漂亮、勇敢、坚强、听话等词语,以此帮助患儿树立信心。
1.2.2非语言沟通
   就非语言沟通而言,就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指导患儿,使其能够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3]。比如,在护患沟通语言艺术中,手势的表达和动作的展示,同样是沟通中的重点。在小儿外科的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相结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为了让其感受到温暖,要用手轻轻抚触患儿身体,同时观察患儿肢体反应和表情变化。比如在对患儿进行阑尾手术后,许多患儿会哭闹,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会影响康复,此时护理人员可将患儿抱起,轻轻抚触,并轻轻拍打,给予患儿一定的安全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满意度情况,采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进行评价,非常满意处于(90分以上),满意处于(80-89分),不满意处于(79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人数,将计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明确数据内容,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达。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后,对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30例、8例、2例,总满意例数38例,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儿接受护理后,对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0例、12例、8例,总满意例数32例,总满意度为(80.0%);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公共医疗卫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我国属于人口大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部分医疗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就目前来看,有些地区的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这对医疗体系的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当前,想要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而在护理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护患沟通艺术,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关系的改善,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就小儿外科而言,其所接触的患儿数量较多,有较高的就诊量,由于有些患儿年龄尚小,沟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护理人员要科学地使用护患沟通艺术,这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的依从性。本研究中,将护患沟通艺术应用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小儿外科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了临床配合的提高,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明明.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J].特别健康,2020,(18):215.
[2]邵伟,陈丽,沙国帅.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8,(22):161. DOI:10.3969/j.issn.1671-2242.2018.22.157.
[3]李必元.探析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8,5(10):2-3. 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8.10.002.
[4]千艳红.护患沟通艺术在118例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33(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