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与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价值对比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张致远
[导读] 研究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使用外科手术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疗效对比


 张致远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使用外科手术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于我院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PTMC患者中各随机抽取42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RFA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2.27±1.73)ml,手术时间(25.82±4.50)min,住院时间(1.74±0.51)d。观察组术后15d FT3(4.25±0.31)pmol/L,FT4(12.82±2.46)pmol/L,TSH(1.37±0.53)mIU/L。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PTMC患者采取RFA治疗,更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甲状腺组织的创伤较小,可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PTMC;外科手术;RFA;甲状腺素

前言:临床治疗PTMC主要以甲状腺切除术为主,但外科手术治疗常出现甲状旁腺以及喉返神经损伤,造成术后声音嘶哑等,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1]。RFA是一种微创手术,损伤小,疗效显著,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且治疗时间短,对患者外表美观性影响较小。为了对比RFA和外科手术的疗效,本文于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8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42例,性别:男/女=16/26,年龄(45.93±7.24)岁。观察组42例,性别:男/女=17/25,年龄(45.87±7.18)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活检确诊,肿瘤距离包膜大于2mm[2],侧叶甲状腺无异常,未见淋巴结转移。(2)经过超声检查,进针路径良好清晰。
   排除标准:(1)排除侧声带异常、肿瘤内可见粗大钙化灶等患者。(2)排除患有肺部和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于胸骨上窝2cm位置作一5cm切口,于病侧进行切除术,将病侧甲状腺和峡部切除,并对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给予负压引流。
   观察组患者采取RFA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肩头垫高,充分暴露颈部。局部麻醉后,根据病灶位置,使用超声引导进针。根据肿瘤位置使用利多卡因混合生理盐水注入甲状腺包膜,构成隔离带,射频电极定位结节位置,启动射频仪消融。消融过程中对覆盖范围和气化区观察,若气化区超过病灶边缘,可以结束治疗。术后通过造影观察是否完全消融。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5d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0例(95.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9例(92.9%),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2.27±1.73)ml,手术时间(25.82±4.50)min,住院时间(1.74±0.51)d。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PTMC恶性程度相对低,患者发病后生存率较高,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性大,患者术后也需要长期服药,手术影响患者外观美观度,不利于其术后生活。RFA凭借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康复快的优势,受到一线治疗的关注[3]。RFA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置入病区,通过热效应促使靶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可被人体吸收,达到治疗作用。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0例(95.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9例(92.9%),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RFA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2.27±1.73)ml,手术时间(25.82±4.50)min,住院时间(1.74±0.51)d。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RFA治疗患者创伤性更小,术中出血少于外科手术,手术、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速度更快,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资料指出,切除甲状腺腺叶会影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4]。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术后15d FT3(4.25±0.31)pmol/L,FT4(12.82±2.46)pmol/L,TSH(1.37±0.53)mIU/L。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RFA治疗患者,患者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更稳定,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PTMC患者采取RFA治疗,更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甲状腺组织的创伤较小,可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良土,洪慧,李贤勇,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探讨[J].江西医药,2020,55(06):706-707+758.
[2]姚礼,汪加宽,吴金秀.超声引导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04):40-44.
[3]龚海,刘威,姚志勇.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7):781-784.
[4]沈燕,蔡晓燕,董江楠,等.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30(06):386-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