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徐航1 左梅2 张彪2 霍聪2
[导读] 观察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探讨Lp(a)对于AMI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徐航1       左梅2      张彪2   霍聪2   孟帅2   许戈2
(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陕西延安712000)
【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探讨Lp(a)对于AMI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6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MI患者共306例;同时期非AMI患者3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水平。比较AMI组和非AMI组的一般资料,Lp(a)及其他血脂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高血压病病史比例较非AMI组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血清Lp(a)水平较非AMI组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Lp(a)水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血清脂蛋白(a);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通常称为心脏病发作,作为一种医疗急症,如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存在极大致命风险[1]。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方面。由于AMI期间的缺血性损伤会引起心肌组织损伤,使心肌蛋白肌钙蛋白T释放到血流中。因此,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可作为诊断AMI的心肌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同时,AMI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以防止心肌损伤并保持心脏功能至关重要。然而,仍然需要开发用于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或签名以用于AMI诊断或预后的技术。先前的一些研究暗示脂质代谢受损是AMI发生的病因[2]。脂蛋白是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血流中的水平是监测脂质代谢的便捷生物标志物工具。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病院心血管内科49至75岁的患者,因胸痛、胸闷、气短等怀疑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其中,符合国际AMI诊断标准的纳入AMI组[3];无MI病史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冠脉狭窄<50%的纳入非AMI组。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
   排除标准: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者;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感染、肿瘤等。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知情书。
1.2一般资料及研究指标
   研究对象共计606例;其中男性392例(64.7%),平均年龄56.14±7.6岁;女性214例(35.3%),59.78±9.09岁。其中AMI组306例,同时期非AMI患者3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其中,有吸烟史者270例、有饮酒史者324例、高血压病病史者382例、糖尿病病史者160例。
   所有AMI患者和非AMI患者均抽取静脉血5ml,2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80℃冰箱待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LP(a)含量(参考值为0-300mg/L)[6],仪器为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及配套校准品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标本于室温下静置30min,以3000rpm离心10min,调试校正仪器后按照操作规程直接上机测定,记录所有检测数据。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浓度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试剂由上海申索佑医学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SPSSInc., Chicago, A, USA)分析,Lp(a)及其他血脂测定值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MI组与非AMI组一般资料
   年龄构成、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高血压病病史比例较非AMI组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Lp(a)的血浆水平目前已经证实是早期冠状动脉疾病和主动脉瓣狭窄的最强危险因素[4]。现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了Lp(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预后之间的关联。在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研究中,Lp(a)水平与15年心血管结局相关。在LIPID研究中,该研究调查了普伐他汀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的影响,Lp(a)不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影响,基线Lp(a)浓度可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据报道,在STEMI患者中,第7天的Lp(a)≥40mg/dl是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但是,一些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后第7天的Lp(a)水平可能与心肌损伤的大小相关。考虑到Lp(a)有可能成为治疗目标,因此在基线时对Lp(a)进行评估可能对治疗应用更为有用。
   但是,Lp(a)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数Lp(a)水平升高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有Lp(a),因为在为患者检测血脂时,医生通常不会要求检测Lp(a)。由于全世界约20%的人存在Lp(a)升高,因此对诊断为血浆Lp(a)水平显着升高的疾病的临床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5]。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其中脂质代谢受损起重要作用[6]。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证明,高水平的Lp(a)与AMI的严重程度同时出现。综合现有的报道,我们推测,在广泛的情况下,Lp(a)水平与AMI风险之间可能存在持续,独立和适度的关联。
   综上所述,Lp(a)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早期检测Lp(a) 可能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倩,臧渝梨.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03): 11-13.
 [2] 周明龙.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与脂类代谢的关联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2): 129-131.
 [3]葛均波,戴宇翔.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J]. 天津医药. 2017, 45(11): 1121-1123.
 [4]  Marcovina S M, Albers J J. Lipoprotein (a) measurement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J]. J Lipid Res. 2016, 57(4): 526-537.

 [5] 王成,罗义红,陆懿,等. 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J]. 大医生. 2019, 4(11):
 [6] 金泽宇,李华. 脂质分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13(3): 6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