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早期肺癌肺微小结节的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陆斌
[导读] 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171)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早期肺癌肺微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陆斌
                    (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171)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早期肺癌肺微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接诊的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CT扫描参数调至为120kV,30或50mA,且螺距调至为1,1.25间隔重建。(1)观察是否有非钙化结节诊断结果。(2)观察是否有良性结节诊断结果。(3)观察不能排除恶性结节诊断结果。(4)观察是否为恶性结节诊断结果。结果 40例体检人群中,经CT扫描检查后共诊断出非钙化结节患者28例(占比70%),28例患者中不能排除为恶性结节患者为9例(占比32.14%),恶性结节为4例(占比14.29%);10例高危人群进行了复查,1例在复查时发现有结节,最终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为早期肺癌。首次性质不明的肺内结节者5例,有1例患者在3个月左右复查时结节略有增大,且经最终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肺癌。结论 对于肺部小结节患者来讲,螺旋CT能有效诊断出早期肺癌肺部小结节的性质,从而对及早发现患者恶性肿瘤情况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癌;肺小结节;诊断

  受大气污染以及汽车尾汽、吸烟等因素影响,临床上患肺癌患者越来越多[1]。肺癌为临床胸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快,也是恶性肿瘤人群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2],因此,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肺微小结节为肺癌早期的通常表现,其一般瘤体直径在5mm以下,呈类圆形,且具有局灶性[3]。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肺内转移癌。相关资料显示,如能对肺癌患者早期采取及时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健康[4]。因此,采取有效、及时的检查,并极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对早期肺癌微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对来我院参与健康体检的40例人群,均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机对40例体检人群进行肺部健康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体检中心接诊的健康体检人群40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性人群为25例,患者的年龄为49-83岁,平均年龄年龄为(66±3.1)岁,患者的病程为1-2年,平均病程为(1.5±0.6)年;女性人群为15例,患者的年龄为48-83岁,平均年龄年龄为(65.5±3.1)岁,患者的病程为1-2.0年,平均病程为(1.75±0.6)年,所占比例分别为62.5%(25/40)和37.5%(15/40)。
1.2 方法
   对来我院40例健康体检人群均使用多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其扫描工作应由2位高年资历医师进行操作,具体方法如下:①于扫描前将CT扫描参数调至为120kV,30或50mA,且螺距调至为1,1.25间隔重建。②由其胸廓入口至肺底部逐步采取连续扫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部分人群行胸部CT平扫或平扫后注射碘海醇80ml行多期增强扫描加层厚1.5mm薄层重建。密切观察肺微小结节的分布、大小、形态以及密度、结节边缘和内部特点等情况,必要时可采用计算机肺结节分析软件辅助诊断。③针对首次参与体检人群发现性质不明的肺部结节患者或高危人群,应给予其多一次螺旋CT扫描检查,且对于发现肺癌症状者应提醒其进行复查。
1.3 内容
  观察内容:(1)观察是否有非钙化结节诊断结果。(2)观察是否有良性结节诊断结果。(3)观察不能排除恶性结节诊断结果。(4)观察是否为恶性结节诊断结果。
2  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40例体检人群中,经CT扫描检查后共诊断出非钙化结节患者28例(占比70%),28例患者中共诊断出不能排除为恶性结节患者为9例(占比32.14%),且诊断出良性结节患者为15例(占比53.57%),恶性结节为4例(占比14.29%)。



同时,有10例高危人群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其中1例在复查时发现有结节,最终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为早期肺癌。首次性质不明的肺内结节者5例中,有1例患者在3个月左右复查时发现其结节略有增大,且经最终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肺癌;另有4例患者在第12个月和第44个月进行复查时发现,其结节大小无明显变化,因此,可诊断其为良性结节。以上6例恶性肺部结节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其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患者4例,原位癌患者为2例,且其诊断均为早期肺癌。40例健康体检人群经多排螺旋CT扫描后,共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为6例,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5%(6/40),高危人群共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为2例,其早期肺癌检出率为5%(2/40),非高危人群共筛查出早期肺癌患者为4例,其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0%(4/40)。
3  讨论
 目前,肺癌是肿瘤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疾病,且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一
位,而女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5]。大量相关资料表明,如患者有大量长期吸烟史,其与肺癌的发生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量吸烟患者肺癌的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6],且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其患肺癌的几率就越高。临床相关资料显示,肺部小结节具有局灶性以及类圆形,经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既可多发又可单发,且不伴肺门肿大、肺不张以及胸腔积液。研究表现,因炎症、霉菌、结核以及出血和亚段肺不张等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因此,肺部微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但因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肺部微小结节也有可能就是早期肺癌的表现。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行切除术治疗是降低和防止患者因癌症发生死亡的有效途径,所以及早发现、确诊也就成为了治疗肺癌的关键手段。肺部小结节其一般瘤体直径在30mm以下,而5mm以下肺部微小结节则多数为良性结节,只有少部分患者为恶性发展趋势,因此,对于肺部微小结节患者来讲,能够有效准确测量肺部结节大小、位置,并确定其结构性质,从而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显得至关重要。多排螺旋CT机为临床较先进扫描仪器,其优势主要在于通过采用多排螺旋CT加薄层重建对肺部影像进行观察,不会受到速率以及层厚等因素制约,并由于其图像Z轴分辨率高,对孤立小结节的形态以及内部结构等能进行综合分析,则更有利于判断支气管炎和肺部孤立小结节、血管等之间的关系。同时,多排螺旋CT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薄层扫描,从而减少因呼吸运动伪影产生容积效应及漏层等情况对图像造成干扰因素,因此,多排螺旋CT机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恶性肿瘤检出率。
 本次研究,对我院参与健康体检的40例体检人群,均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机对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0例体检人群中,经CT扫描检查后共诊断出非钙化结节患者28例(占比70%),28例患者中共诊断出不能排除为恶性结节患者为9例(占比32.14%),恶性结节为4例(占比14.29%);10例高危人群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其中1例在复查时发现有结节,最终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为早期肺癌。首次性质不明的肺内结节者5例中,有1例患者在3个月左右复查时发现其结节略有增大,且经最终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肺癌,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机扫描,能有效诊断出早期肺癌肺部微小结节的性质,从而对及早发现患者恶性肿瘤情况具有重大意义,挽救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明星,吴非.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1):40.
[2]林勇智.高分辨率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
[3]朱玉莉.多排螺旋CT对早期肺癌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114-114,共1页.
[4]张愉,朱敬荣,曾亮.多层CT靶扫描对肺小结节(≤2cm)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b12).
[5]王兴顺,梅嘉,丁必彪,等.双源CT低剂量扫描肺小结节及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 9(14):91-93.
[6]王跃斌.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效果[J].医疗装备,2018(16):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