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苏 燕
[导读] 观察耳穴贴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苏 燕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999)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观察预防便秘的效果。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应用耳穴贴压能预防便秘。
关键词:耳穴贴压;急性心肌梗死;便秘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或者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是临床冠心病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的便秘发生率高达 40~ 60%,不但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且用力排便会使心力衰竭的发生危险大大增加,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猝死[1] 。因此,及时的解决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问题,对于防止心肌梗死的再度发生,降低危险系数,促进患者机体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通常将便秘定义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 3 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2] 。我科自2019年1月开始将中医适宜技术耳穴贴压应用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取得较好效果。
1.临床资料
   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CCU)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其中男98例,女54例,年龄32~93岁。为预防便秘,均采用耳穴贴压治疗。
2.方法
2.1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操作 根据中医辨病辨证选取耳穴点,主穴取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交感、三焦、皮质下; 配穴: 实秘取肺、肝,虚秘取脾、 胃、肾。操作时采用酒精棉球消毒单侧耳廓,左手托持患者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贴敷,将其贴紧于所选耳穴,并轻轻按压,以患者耳朵出现酸麻胀痛或发热感为度,每穴每次按压1-2分钟,每日3-5次,治疗3天后选用另侧耳朵继续行耳穴贴压。
2.2其他护理措施 做好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以及要告知家属和病人卧床有可能发生便秘和便秘的危害,使他们对排便情况进行足够的重视;给予饮食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应给与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早晨可饮用温水或蜂蜜水 100 mL,禁忌辛辣烟酒;加强健康宣教,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3.结 果
   实施耳穴贴压配合传统护理措施后,无患者发生严重便秘,无因便秘再次诱发其他心梗严重并发症。
4.讨论
4.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发生的原因
4.1.1 由于紧张过度以及剧烈疼痛,再加上精神上受到恐惧等 强烈刺激感,情绪紧张,忧愁焦虑,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抑制规律性的排便活动。
4.1.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起病急,发病快,并发症多,死 亡率高,疼痛剧烈,心脏负担加重,会阻碍胃肠蠕动的功能,以及抗胆碱药和止痛药(吗啡等)神经抑制药物的应用,出现便秘不能正常排便。


4.1.3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性期,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 导致胃肠蠕动力功能的减慢,医嘱严禁排便过度用力,以及营养缺失,导致营养不良,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排便时腹 内压不足,使食物通过缓慢,特别容易引起便秘
4.1.4. 排便方式的习惯性,大多数人一般习惯的是蹲便或坐便, 增加腹内压力和使用人体解剖机构的重力进行排便,但是大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排便反射有便意又无形中给予抑制,导致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粘度增加, 水分被吸收过多,使大便干燥而引起便秘。
 4.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食少致使消化机能减弱,再加上心肌急剧的缺血、缺氧及坏死,心功能会相对减弱,进食过少,尤其是纤维素和水分摄入过少,肠腔内容物不足,不能有效 的刺激直肠粘膜引起便秘反射。
4.1.6老年人本身肠道的肌肉力量不足,各机能低下,再加上 严禁下床活动,不能适当的参加身体锻炼,排便功能受到一定 的限制,加上胃粘膜分泌液减少,大便容易干燥而结成便秘 。
4.1.7 便秘的中医病机  《伤寒杂病论·辨脉法》言:“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提出将便秘分为阳结和阴结两类。《圣经总录》指出:“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营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若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胃蕴客热,口糜体黄,是谓热秘;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或因病后重亡津液,或因老弱血气不足,是谓虚秘;或肾虚小水过多,大肠枯竭,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或胃实燥结,时作寒热者,中有宿食也。”将便秘证治分为寒热虚实4个方面。《医学启源·六气方治》曰:“凡治脏腑之秘,不可一 例治疗,有虚秘,有实秘。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主张实秘责物,虚秘责气。便秘病变基本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 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若胃热过盛,精伤耗液,则肠失濡润;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或气郁化火伤津,腑失通利;阴阳不足,肠失通润;肾阳不足,阴寒凝滞,津液不通,皆可影响大肠传导而发为便秘。主穴选取大肠清热洁腑,小肠清热化滞,皮质下健脾益肾、下气通腑;配穴取脾、胃以调养阴血、宣肺健脾、益气助正、和胃通络,肾以培本固原[3]。
5.小结
   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期间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便秘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预后康复效果 尤为重要.作为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段,耳穴贴压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操作简单易行、感染率低、花费低,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生活,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便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珊珊.“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中 的应用效果.当代临床医刊,2019:382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3]崔敏.耳穴埋豆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2019,10.27(20): 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