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
(广西来宾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人群应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简称CRP)检测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儿科3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2020年1月~2020年4月间)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患儿在临床中的基本情况,均应用血常规和CRP技术进行临床检测,统计CRP、血常规、CRP+血常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测不同分级患儿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RP+血常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血常规与CRP的诊断准确率(P<0.05);轻度患儿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中度患儿的数值<高度患儿的数值,且为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人群应用血常规联合CRP检测的临床作用显著,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判断病情的轻度,以便提供诊疗方案。
【关键词】:儿科;血常规;细菌性感染;C反应蛋白;临床价值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之前对细菌性与非细胞性的判断依据为中性粒细胞以及细胞计数之间的比率,但由于受到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比如温度因素、情绪因素、药物因素等,造成误诊情况。如今在进行细菌感染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可依靠细菌培养来完成,但受到周期较长的影响,在早期诊断中该疾病表现出局限性,导致疾病延误[1]。C反应蛋白(简称CRP)主要是急性相对蛋白,可以与肺炎球菌多糖反应,形成复合物。在早期诊断中检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CRP水平可以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2]。为了研究细菌性感染人群应用血常规联合CRP检测的临床作用,本文针对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对其进行白细胞计数与CRP检测,取得一定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为主要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4月。一共有30例患儿,年龄最低1岁,最高8岁,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是(4.25±1.02)岁。疾病种类:13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支气管炎,5例肺炎,5例肠炎。另外,9例病情程度为轻度,18例为中度,3例为重度。
入选本次研究的标准:在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临床研究,另外医学伦理委员会也对本次研究的全过程予以监督和批准;符合临床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标准;治疗前接受尿液、脑脊液、痰液等常规检查。排除标准:患儿有身体功能障碍,比如肝脏等,既往有精神病史或是心脑血管病。
1.2方法
入院后给予所有患儿血常规、CRP检查,具体为:采集静脉血2ml,将其置入抗凝管(EDTA-K2)中,摇匀后,选择全自动ABX血细胞分析仪(型号 DF Nexus)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白细胞计数;选择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型号 Getein 1600)进行CRP检查,检测中均应用配套试剂检验以及质控检查,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观察标准
统计CRP、血常规、CRP+血常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测不同分级患儿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为4.0×109/L-10.0×109/L,若白细胞计数>10.0×109/L,就定义为阳性结果;CRP参考范围为0-10mg/L,若CRP>10mg/L,就定义为阳性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本研究中的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计量资料用(X±S)表示,t用来检验;本研究中的诊断准确率计数资料用(n,%)表示,X2用来检验。如果P<0.05,就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组间诊断准确率
CRP+血常规的诊断准确率96.67%显著高于血常规43.33%与CRP43.33%的诊断准确率(P<0.05)。见下表1:
.png)
3.结论
细菌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症,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复杂等特征,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脑膜炎、肺炎等类型。由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在临床表现中二者比较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所以依靠有效的诊断手段是改善细菌性感染患儿预后的关键。目前诊断该病的临床金标准是病原学检测,但存在耗时较长、对检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以及采集样本有偏高的难度等现象,限制了临床推广[3]。
有研究发现,细菌性感染患儿的蛋白成分比较特殊,能够同肺炎肺炎球菌多糖产生反应,并定义为CRP。CRP随着炎性物质不断作用水平明显提高,灵敏度较高,健康状况下人体内的CRP水平极低,一旦发生细菌性感染,就会使CRP功能失常,通过炎性刺激大量生成CRP,过段时间后合成CRP,最终在24-48h后肝脏形成CRP达到峰值。所以,CRP是炎性标志物的一种,具有保护免疫的作用,而检验CRP具有快捷、灵敏、简便的有点,且不受患儿血压、心率、呼吸等影响[4]。本文结果表明CRP+血常规的诊断准确率96.67%显著高于血常规43.33%与CRP43.33%的诊断准确率(P<0.05)。提示联合检验可弥补单一检验的不足,从而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另外,随着患儿病情的加重,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也在明显上升,P<0.05。
总之,细菌性感染人群应用血常规联合CRP检测可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延, 李丽玮, 乔立冬,等.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贵州医药, 2018, 42(1):96-97.
[2]雷磊, 刘晓雄.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检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43 (8):1057-1058.
[3]何丽菊.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 25(6):469-472.
[4]闫学平, 郝秀丽, 孙婷,等. 血常规联合hs-CRP、免疫学指标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8):1502-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