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刘春红
[导读] 实验将对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刘春红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江苏滨海224521)

摘要:目的:实验将对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实验选取来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170例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根据其最终的检验资料,分析能够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差别较大,存在76例错误,其中,药物因素占12例,患者因素占16例,标本因素占14例,仪器因素占14例,食物因素占10例,血溶因素10例。结论:对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进行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进行工作,而且在工作期间还需要重视各种能够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做好应对错误的准备,降低其生化检验的误差率,实现生化检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在当前的临床检验中,实现了多种检验手段的增加,基于此,临床上针对医学诊断也有了新的要求。就临床医学诊断的相关经验来看,医学诊断的发展离不开生化检验的质量,临床能否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疾病还要取决于生化检验的结果是否准确[1]。不过,由于当前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内容复杂,所以时常出现误诊的情况,对最终的诊断结果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检验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对生化检验的相关秩序规定进行严格的遵守,从而降低诊断错误的可能[2]。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1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探究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86例和84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患者为20岁,年纪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平均年龄为(29.2±8.5)岁。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资料,具体操作如下:(1)对患者的检验标本进行收集;(2)将标本全部送至检验部门进行检验;(3)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注意一切能够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探究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一切因素,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发现其差别较大,存在76例错误,其中,药物因素占12例,患者因素占16例,标本因素占14例,仪器因素占14例,食物因素占10例,血溶因素10例。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样本收集前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医护人员在收集患者的样本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遵守每一个步骤,以防出现其他不利的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存在有10例是食物因素,所以患者在进行生化检验之前,需要禁食,也就是说,在禁食期间,患者胃里不能留有任何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最终检验的结果是准确有效的。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有16例是患者因素,分析因素,可以发现,主要与患者样本采集的体位有关。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静脉进行样本采集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指导,让患者保持在一个合适的体位,因为位置不合理时,也会影响患者最终的检验结果。一般来说,患者在进行静脉样本的采集时,需要保持身体为坐位或者卧趟的姿势,对患者使用止血带的一分钟之内,医护人员需要在此期间迅速采集好血液,血液采集结束后即可松开止血带。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采集静脉样本时,患者的体位姿势不正确的话,就会对人体的相关蛋白质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化妆女何体内的碱性物质与蛋白结合等数据会增加至8%左右[3]。除此以外,医护人员除了要做好血液样本的采集以外,还要保障样本的保存和传输,避免在此期间血液样本发生气泡或者溶血的情况。另外,为了防止血液标本凝固,还需要保障采取期间的迅速操作以及抗凝剂的准确使用。
   3.2样本收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采集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时间方式等进行采集。本文中,存在12是药物因素,这是因为有的患者存在有其他病情情况,其使用的药物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医护人员还需要首先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患者平时的治疗药物、病情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否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比如,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时间,如果患者有发烧迹象,还需要等发烧结束后才能进行血液采集[4]。
   3.3血液样本收集后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本文中,存在14例为标本因素,这是因为血液样本采集后,很容易出现样本混淆等情况,所以负责检验的医师需要在收到标本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签收,另外,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还有10例标本溶血因素进而导致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发现试管存在混淆、溶血等情况,需要核对信息后申请不签收的操作,然后对患者进行重新采血。除此以外,在遇到其他能够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时,也需要严格记录其具体的原因,从而降低测定误差。最后,检验医师需要严格遵守检测时间,对于不能在规定时间进行检验的标本,医师需要按照规定放置于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3.4仪器设备等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一般来说,仪器设备也会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就表明,有14例是仪器因素造成结果受到影响,所以医院需要定期对生化检验的相关仪器进行管理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检验,保障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5生化检验分析后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
   在样本分析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医护人员搞错样本结果的现象,所以负责检验的医护人员需要对结果进行二次复核,如果发现有问题,则需要马上进行上报。生化检验的相关数据需要保存至少两份,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保存。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进行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进行工作,而且在工作期间还需要重视各种能够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做好应对错误的准备,降低其生化检验的误差率,实现生化检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建英.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7):940-941.
[2]李玉霞,王海凤.探讨血液标本存放的时间与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130+132.
[3]孙宝琴.影响生化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河北医学,2014,20(09):1580-1582.
[4] 华杰.影响生化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与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0):1372-1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