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赵兴乐
[导读] 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赵兴乐
            (陇川县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7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眼科收治的40例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泪管吻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与鼻泪管吻合术相当,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创伤小。
[关键词]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鼻泪管阻塞性疾病;应用效果.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上眼科的常见泪道疾病,包括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以及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阻塞等,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溢泪,很容易发展为泪囊炎,严重时甚至可引发眼表局部及全身感染[1]。以往临床常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等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操作复杂,会改变原来的解剖结构,且创伤较大[2]。为研究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40例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鼻泪管吻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眼科收治的40例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多次冲洗泪道、泪道探通术确诊为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排除合并严重鼻息肉或鼻甲肥大、急性泪囊炎等泪道疾病患者,以及泪小点闭塞或内外翻、泪囊萎缩或者发育不良患者。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7.2±16.1)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7.7±4.3)个月;疾病类型:慢性泪囊炎10例,鼻泪管阻塞26例,鼻泪管狭窄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泪管吻合术,术前给予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神经阻滞麻醉,使用浸有麻黄素与爱尔卡因的纱条填塞中鼻道前部,沿着平行泪前嵴向下距离内眦角6mm处做一个约15mm的外弧形切口,分离并暴露出泪前嵴以及内眦韧带,使用弯止血钳沿着颌泪缝顶开骨壁,使用乳突咬骨钳扩大骨扎,在鼻黏膜及泪囊分别做“I”形的切口,抽出纱条,在上、下唇分别缝合3针、1针,使用地塞米松以及庆大霉素盐水冲洗泪道,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研究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术前3天常规冲洗泪道,术前鼻甲处填塞浸有麻黄素及地卡因的棉片,采用X线泪道造影确认阻塞的位置和程度,采用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在上、下泪点充分扩张后,使用空心泪道探针探通至下鼻道,导丝的细端插入下鼻道,从前鼻孔到下鼻孔用导丝钩引出导丝,用扩张器送入鼻腔内,使用泪道扩张器逆行扩张鼻泪管后退出扩张器芯杆,将装载器送入人工鼻泪管,确定位置后抽出引导丝,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冲洗泪道。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的泪道冲洗通畅,且无溢泪或有轻微溢泪症状;显效:患者的泪道冲洗通畅,有中度溢泪症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泪道冲洗不通畅,且有重度溢泪症状。总有效=治愈+显效[2]。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19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18例,总有效率9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2.3手术时间
    对照组手术时间(56.8±11.3)min,研究组手术时间(18.8±6.8)min,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临床上采用鼻泪管吻合术等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成功率较高,但存在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创伤大、需要改变原有生理解剖通道、患者耐受性差等缺点[3]。近年来,随着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术在临床上应用,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术属于一种无创手术,保持人体原来的眼部解剖结构,人工管道采用医学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生物相容性较好,可长期甚至终生在眼部放置,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再疏通和逆行扩张阻塞、狭窄的泪囊和鼻泪管,同时植入人工管道代替阻塞泪道,从而保持泪道通畅。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及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
手术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该术式不做皮肤切口,不会留下瘢痕,出血量少,手术保持原来的解剖结构,可重复手术,手术风险小,并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术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采用鼻泪管吻合术的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采用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时间短。主要注意的是,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对手术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且人工鼻泪管费用较高,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另外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需要严格的适应证,合并泪总管阻塞、鼻甲肥大及鼻息肉鼻中隔歪曲等疾病不适合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若患者泪囊萎缩严重,人工鼻泪管的“蘑菇头”难以植入并张开,难以取得理想治疗效果[5]。综上所述,采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与鼻泪管吻合术相当,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叶,王敏,林方丽,等.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0(8):95-96.
[2]周金文,利焕廉.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在不同类型泪道阻塞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21(10).76-77.
[3]周丽娟,龚建华,许卫平,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继发泪囊炎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35-2337.
[4]王娜,杨静雯,赵丽萍,等.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不同类型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J].医学综述,2016,22(16).3270-3273.
[5]刘家艳,周元清,杨婷婷.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2).7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