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方圆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党和政府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提出诸多战略要求,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经营发展的背景和环境,怎样才能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成为企业方面务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质上,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始终存在并且会给企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只有尽快对概率统计法、指标分析法、报表分析法等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有效应对措施,才有可能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引言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模式可以发现,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无法完全避免财务管理风险。即使是在集二者优势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必然要面临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经营问题。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企业方面应在准确识别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有效应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风险。
1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
1.1报表分析法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根据企业的经营状态制订财务报表,而企业管理人员在对这部分报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即可判断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报表分析法在我国企业的经营中比较常用,但它同时具备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财务报表中往往囊括了企业一段时间的绝大多数财务信息,因此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风险,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并避免时间浪费,更重要的是经过总结整理的报表信息往往比临时翻找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劣势在于报表分析法本身容易被限制在某个地区,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同行业的数据作为参考,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
1.2指标分析法
指标分析法同样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的一个重要方法,和上文所述的报表分析法有一定相同之处,其分析的依据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数据指标的比对可以发现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指标分析法显然具有比较高的合理性,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借助指标分析法识别风险,同时也能根据风险种类的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其他财务管理风险识别方法比较而言,指标分析法能够通过不同指标的配合反映出多方面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决策参考,有助于改善决策失准等问题。然而同时也必须要意识到,指标分析法所得出来的数据一般不会特别精准,因此单独使用这种方式识别风险并不可行。
1.3概率统计法
概率统计法,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再将分析后的结果与企业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比对,最终找出设施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这种识别方法的优势在于预测提前度比较高,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提前预测,这主要是因为在对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后,其财务管理属性被极大削弱,再经过专业人士分析后,可能导致的风险类型就能准确地被判断出来。当然,概率统计法也并非十全十美,借助这种方式识别财务管理风险比较困难,需要经过长时间准备及整合才能进行判断,因此在企业实际经营中,这种方法的应用率并不高。
2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2.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为保障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结果得到有效应用,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效果,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方面应尽快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小组,选派专业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作为小组成员,以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为基础确定财务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同时,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新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如发现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对制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成为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规定。另外,在确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性以后,采取措施推广、落实制度内容,确保理论成果能够转化为实践效果,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对拒不执行制度要求的人员进行处罚,从根本上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出现几率。
2.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人们普遍认同,思维会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要在未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时候,做好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从而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只有拥有了正确、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工作人员才能在真正面对财务风险的时候平和稳定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在充分建立风险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控制的意识,通过细化分析财务管理环节等方式,了解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措施,确保每个控制环节都取得实质性成果,避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成为一纸空谈,为保障企业长久稳定经营做好准备。
2.3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第一,要保障财务决策机制的效率,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管理风险种类,对财务决策机制进行完善和调整,从而使之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风险,这样一来,就能够对那些已经确定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第二,保证财务决策机制的可操作性,之所以建立财务决策机制,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财务管理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财务决策机制必须能落实到工作中去,并且具体、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财务管理风险,才能在确实出现风险的时候,给出相应的解决及控制对策。
2.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是否合理,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影响着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及控制的最终效果。因此,企业方面应在日常工作中对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归纳,以便于风险因素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识别并处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短期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风险进行应对,以资金周转情况为基础判断企业流动资金存量是否安全,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在短期预警系统发挥作用后,根据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建立长期性预警系统,以便于从全局审视企业经营及财务管理情况,在对企业经营获利情况、市场占有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管理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的今天,中国企业经营与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迎接着更加复杂的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并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规避这种情况,企业方面应通过概率统计法、指标分析法以及报表分析法准确识别财务管理风险,并从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务决策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对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深化研究,为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顺利、稳定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连芳.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及管控分析[J].财经界,2020,(27):117-118.
[2]赵小平.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17,(35):108-109.
[3]温海英.浅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商情,2020,(22):41.
[4]何杨.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与管控探究[J].中国民商,2020,(3):6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