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万利一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煤矿机电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机电不仅仅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同时在其运转过程中还与相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息息相关。但是纵观我国当前诸多煤矿生产企业,其对于煤矿机电的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首先对煤矿机电管理问题进行的分析,进而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煤矿生产;机电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在多个生产环节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机电设备也开始日益向着自动化以及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给煤矿生产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就使得机电设备的安全问题变得日渐重要。如在煤矿爆炸事故中,多数就是由于机电设备发出的电火花引起的,而这主要就是由于机电管理中出现了问题。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专业人才
纵然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已发展多年,但我国当前从事煤矿行业的专业人才仍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本身就属于高危行业,但其从业人员的薪资报酬却较低,且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不成正比。于是就造成了煤矿开采人员多数都非专业出身的情况。虽然为应对此现象,已有多数煤矿企业开始着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有些专业人员,尤其是机电技术的专业人士在掌握了相关技能后,因个人因素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并未继续从事煤矿机电工作,这就更加加剧了煤矿机电管理中人才流失的局面。相关研究表明,在国外煤矿行业中,机电管理技术人员有绝大多数都为科班出身,且学历较高。但我国的情况也恰恰相反,尤其是在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中,其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生产中对煤炭需求量的与日剧增都使得煤矿企业必须要强化对专业人才队伍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却是仍有多数煤矿企业面临招工难,尤其是最专业工种的招聘更难的情况。这就导致在煤矿生产一线,仍旧多数为临时用工或专业水平严重不足的临时工的情况,而这些人员不仅综合素质水平不足,还经常出现临时换岗的情况,这就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对机电设备违规操作的情况,并加重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 煤矿生产企业缺乏机电管理意识
1.2.1 管理部门缺乏
我国的相关部门在多年前就针对煤矿生产企业制定了相关规定,要求煤矿生产企业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机电管理机构。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多数企业出于对用人成本考量,以及更多看重实际生产环节,而并未形成几点管理意识,也就未能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而虽然也有部分企业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并都以生产为重,这样不可避免就会影响到机电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1.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而言,部门的设置是根本,但也离不开相应制度的建立。然而在多数煤矿企业中,煤矿机电管理制度,要么并未建立,要么就是较为混乱,对于工作的开展起不到指导作用。致使有些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经常监督及管理的缺失而出现违规操作或消极怠工的情况。同时由于没有相应制度的约束,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即使发现了操作人员存在的违规情况,多数也只是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能采取更为有力的惩罚措施,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1.2.3 工作人员培训不足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机电设备也发生了诸多革新,而此时,在企业内部就必须适时开展相应培训,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及时掌握相应操作技术。但是纵观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其所开展的培训干工作都收效甚微。而究其原因则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是企业在开展培训时多数都采用传统的理论知识培训方式,而对于实操训练则较少,导致员工不能学以致用,且听起来也较为吃力;其次是在培训方式上也都较为单一,往往不能调动起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则是在培训后并不能及时跟进考核,不能全面掌握员工的培训水平,使培训工作多数都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也不佳。
1.3 缺乏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1.3.1 管理工作不健全
在煤矿企业中,由于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井下机电设备,因此就使得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且这些设备不仅仅包括有固定设备,同时还应当包括有流动设备。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更加重视对固定设备的管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流动设备,导致机电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较差,并为生产环节带来安全隐患。
1.3.2 机电设备操作不规范
上述内容中已提及,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多数都为非专业人士,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往往专业水平不足,再加上有些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不到位,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的现象频发,而最终不仅会影响到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1.3.3 机电设备维护不到位
由于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支付大量的成产成本应用于对机电设备的维护过程中,但出于对眼前利益的考虑,有些煤矿企业就会对机电设备的维护成本进行压缩,如拖延维修期限、使用廉价运维部件等等。这就会严重加剧机电设备的应用风险,并带来安全隐患。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对策
2.1 健全专业人才队伍
为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煤矿企业首先就应当健全专业人才队伍,并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煤矿企业应当加强自身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如适当提升专业技术岗位的薪酬水平,以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则针对专业人才的安全问题,则应当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因为煤矿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煤矿企业员工自身,同时也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强化其安全保障,避免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最后则是在企业内部,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人才评比机制,对从业人员的工作及时进行科学评定,并与其薪酬挂钩,从而使工作人员严于律己,自主提升。
2.2 加强内部培训
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煤矿企业还应当进行积极创新。如在过去单纯理论培训中,加入实操培训,确保参与培训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实操技能。其次,对于企业新进的机电设备,还应当定期邀请制造厂家前来现场进行指导,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或胡乱操作的情况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并要定期安排专业机电人员前往其他先进企业或地区进行交流学习,以及时掌握最新技术。最后,煤矿企业除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外,还应当重视员工的精神状况,及时了解员工的精神需求,强化其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2.3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相应制度的建立管理工作得到落实的基础。在实际机电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现场监督,并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对于出现故障的机电设备,及时查找问题根源,并上报维修,同时还应当依据问题原因,查找相关责任人。而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企业则应当加强资金以及人员投入,定期排查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结束语
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已经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敲响了警钟,并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当地的社会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发展。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在不断健全人才队伍的同时,还应当加快对传统落后设备的革新处理,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意识的提升,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文芳, 陈凤举. 浅析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山东煤炭科技, 2012, 000(006):246-248.
[2]王元春.浅析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工业:00257-00257.
[3]谢远祥.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科技与创新, 2016, 000(001):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