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双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金牙小学 5476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其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进行简要浅谈,其中涉及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培养农村小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策略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讨论的热点[1],对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人生价值。因此,本文就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进行浅谈。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价值就是教育育人。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人的参与,这就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教育中存在“人的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而其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为其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以及思想意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2]。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如何有效发挥语文核心素养在农村小学中价值引领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
时代性、发展性以及实用性是语文科目的显著特征,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并在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展开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既要使其教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又能充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积极促成自主性、情感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等四种课堂教学的形成,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3]。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课堂教学的合理规划与运用。
例如,在进行《泊船瓜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创建情感性课堂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生的授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在对该诗进行讲解时,应当牢牢地把握诗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并在对诗句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以及感知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样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诗中情感的把握与理解,进而使得学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展开合理的交流互动,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也起到了强化师生互动的作用,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丰富的内容,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进而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同时,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4]。
例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有关雨来的影视短视频,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雨来的认识。然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对文中的重点词语、重点段落以及文章主旨等内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与把握。总之,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对学生语文核心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充分挖掘语文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承载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知以及领悟语文自身的语言魅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语文学习,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进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以及独特的文化习俗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在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语的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以及体会祖国的地域以及语文文字的优美,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学生感知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其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小学语文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既是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有助于拓展学生语文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以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进而使其发展符合时代以及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翔. 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 479(05):24.
[2]仲伟校. 浅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作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10).
[3]黄苗.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J]. 报刊荟萃:下, 2018, 000(006):P.133-133.
[4]谢焊东.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