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刘水清
[导读] “以读促写”是指将阅读和写作两个知识点融合到一起

        刘水清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对坊中心小学  342800
        摘要:“以读促写”是指将阅读和写作两个知识点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同时,挖掘其中关于写作技巧、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发展,“以读促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引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揭示了阅读与写作间合作的重要性。“读”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句型、词汇,“写”能充分展现学生对语法、词汇的应用掌握情况。为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开展写作练习,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双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相应的素材,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形成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阅读与写作二者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往往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刻板地学习别人优秀的写作成果、了解别人写作成果上,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学习优秀作文的教学方法常常导致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时无从下笔、无话可写,所写的作文只是片面地复制别人的观点与句子,这种死记硬背的写作方法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学的价值也难以展现出来。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读的方面,对于学生读后的书写并不是很关注。教师的阅读教学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但是实际上仅仅在阅读中进行读是不够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知识,但是却不会语言以及词汇的运用,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没有充分地得到发挥。并且,随着时间,学生对于阅读的一些内容和语言运用的方法会渐渐淡忘,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仅仅引导学生单纯的进行读,使得学生在意识上对于阅读后的写比较单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写作欲望也随之降低。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去进行书写,才可以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更有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更加的自主。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一)增加阅读数量,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写作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为写作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因词汇匮乏而无法表达出语义。

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增加阅读量,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才能源源不断获取写作素材。为此我采取相应举措,例如:首先笔者深入钻研课内文章,带领学生进行课内文章内容解析,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其次在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级内部设置读书角,放置多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或者开设阅读课程,一周中安排一节语文课为阅读课,使学生能够通过固定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其定量摄取写作素材。
        (二)从阅读中汲取观点,让学生的写作立意变得清晰
        文章缺乏清晰的立意,也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如何有效改善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丰富的阅读。只有阅读的内容足够翔实了,学生才能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与见识。这样,学生很容易从中汲取有用的观点,并借助这些观点进行写作立意,从而使作文立意清晰且端正,以免出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
        (三)阅读结合写作,增强综合实力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采取相应举措,首先时间分配是读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师应积极探索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途径。例如:笔者在安排课程内容时,会以“课文解析——点评学生读后感——围绕相应主题写作”这样的流程进行授课,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理解知识层面,而是从理解到运用直至完成写作练习,以此合理分配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时间。
        (四)品读模仿,助推文章写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课文中内容与知识点的掌握,强调孩子们对字词句、内容的品读,这种片面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不够深刻。现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与表达方法等,让孩子们可以掌握文章中的关键知识点,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使作文变得更加丰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为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助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必须进一步做好对学生认知能力、兴趣需求的分析,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并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健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指导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11):84.
[2]侯雪燕.以读促写,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形式[J].华夏教师,2019(14):31-32.
[3]高冬梅.以读促写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19):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