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婷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浙江 嘉兴 31450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媒介,在家校共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家长网校”,探索家庭教育“3+5”新模式,实现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教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的老师,更要做好家长的老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搭建家校的空中课堂——家长网校,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网罗了各自的优势资源,助力于家庭教育的引导。家长网校向家长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在不断的积累智慧和力量,逐步开发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形成全员育人的联动模式。通过“家长网校”定时、定量的向家长提供学习育儿方法,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家长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自己的手机端就可以进行实时而又快捷地在线学习。让家校交流形式更多元化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也让家长通过便捷、高效的空中课堂,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借助家长网校,形成教育共同体,现实了资源的共享、共建,让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才的有力保障。
一、“家长网校”搭建家庭教育平台
1.架构家长网校“3+5模式”
家长网校“3+5模式”中的“3”指的是家长网校的参与者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各界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5”则指的是家长网校下设的五个栏目:为你朗读、育儿有方、成长联盟、心理诊断、专家访谈。“为你朗读”现在也称它为“朗读者”:我们从书中或网络中收索,短小的育人小故事,每一个故事渗透着一种教育的理念。育儿有方:对于每个年级我们确定不同的主题,向优秀的家长育儿反面的所思所想所感。成长联盟栏目:家庭中,一次家庭旅行,孩子成长足迹。假日小队活动中,双休日的班级假日小队的分组活动,一次体验,一次参观等。班集体活动中,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心理诊断:对于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家长真是门外汉,因此,学校通过心理诊断栏目,向家长推动相关的心理问题的案例,可以让家长与自己孩子进行对照,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会给出心理疏导的意见。专家访谈: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参与或讲座,针对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些话题,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孝敬教育、育儿指导等内容转达给家长。
2.形成家长网校“特色资源库”
家长网校“资源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例如:“为你朗读”采用音频资源的形式呈现;“育儿有方”采用文字资源的形式呈现;“专家访谈”采用视频资源的形式呈现;“成长联盟”采用图片资源的形式呈现;“心理诊断”采用多形式整个进行呈现。二是分层式的内容资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家庭教育也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阶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以年级为单位,开发符合年级特点的家教资源,能将资源库变成活水源头,每年可以推送给不同家长。家长在陪伴孩子走过某个年龄阶段或多或少都会积累一定经验和想法。然而孩子每个成长阶段,家长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育儿有方”这个栏目中,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的主题就有所不同,一年级是培养孩子的还习惯,二年级陪着孩子走进阅读,三年级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四年级给孩子养成好性格,五年级成长叛逆期的对策,六年级学会坚持才能成功。针对不同年级段的不同主题,与孩子的成长轨迹相吻合,家长感同身受就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家长就有话可说,有法可寻。
二、“家长网校”走出学校区域共享
1.升级“家长网校”依托的互联网平台
“家长网校”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优势,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探索农村家庭教育的智慧新模式。首先是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升级成为企业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认证功能,增加“家长网校”的菜单,并添加五个子栏目,便于寻找家长网校的教育资源。通过桐乡市教育装备中心,申请将家长网校这一项目,将已经形成的家长网校资源以及架构形式与桐乡教育APP软件进行整合与植入,充分发挥桐乡教育APP的数据优势,实现家长网校资源的精准推送和家长学习数据的反馈。借助桐乡教育APP这个平台,为学校开发一个新的功能,有助于“家长网校”作为一个全市家庭教育的试点,在我校率先推动。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不但可以优化本校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经过桐乡教育APP的分享后,优质的家庭教育还可以在区域内得到共享。
2.拓宽“家长网校”资源库建设的团队
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具有用之不尽的特征,开发优质的家庭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有结构的资源平台,便于资源的高效使用。因此网络是我们的资源库,学校的老师是家庭教育的首选导师,学校资源库的第一批素材的收集就是发动了全校的教师。随后就有了第二第三批的资源,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也成了我们业余导师,社会专业人士的加盟为资源库的建立带来了强有力的助推。然而随着“家长网校”在桐乡教育APP的植入,现有的资源已经是供不应求,需求量更大了。因此,学校通过校级联盟的形式,六所学校达成协议,扩充了资源库建设的团队,共同开发家庭教育的资源库。并借助平台功能实现资源的智能管理和定向推送,形成永久性家长网校资源库,引导家长阅读学习,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家长网校”以网络优势促成效
1.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家校教育目标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目的,不至于出现我们经常听说的5+2<0的现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观念不一致,方法不统一,就会导致很多的教育都是失败教育。例如:老师教育学生打架是不对的,可家长却对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回来”。家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而孩子正因为有了家长这把保护伞,对于“打”的理解就会有偏差,分不清哪些是故意“打”,哪些是无意的“碰”,所以他看来所有的行为都是打,久而久之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不利的。现在我们通过“家长网校”传达正确的教育思想,统一教育理念,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2. 家庭教育素养提升,促进家庭建设的和谐
家庭教育是通过创造性的爱来表现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阳光雨露。爱的本质是给予孩子成长、发展的能力。家长有爱,孩子就会受到感染,有体验、有理解,懂感恩、有回报。所以在家长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方法改变的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的浮躁,会减少非打即骂的现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观念也会彻底的变颠覆。家长会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针对于孩子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再是一味的抱怨,甚至于在孩子小学没有比较就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教育。然而,家长需要树立家庭教育有终身学习理念,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要跟上孩子成长的需要,才能促进家庭建设的和谐。
“家长网校”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教师和家庭之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共育,现代家校共育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等特性,转变了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更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模式,引导家庭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