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於义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摘要:新课标指出阅读与写作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的,两者相辅相成。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该应用起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式。利用此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其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因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需要在正确认知到语言文字在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后,通过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表达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吸收以及文学修养的提升。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能够高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分开,会独立的分别讲解阅读理解和文章创作。如此方式因为无法有效承接和重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而无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针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应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应该指导学生们在阅读理解文章时构思写作,在文章创作的途中联系阅读[1]。如此在承接和重合阅读和写作教学下,实现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炼阅读文本净化,形成素材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首先就需要分析在学生写作时阅读材料的应用可行性。比如虽然诗歌形式的文章有着较高的思想水平,但在学生实际的写作方面却鲜少能够起到帮助作用。相反,虽然一些小说、散文之类不如诗歌有着更高的思想,但却与学生的写作类型文本更加贴合。因此,教师在读写一体化的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应该指导学生们思考阅读材料的实际可行性。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不同作者所作的文章、不同题材风格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们通过此来丰富自己的文本类型,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从而对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创作。紧接着,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实行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时,应该通过对学生的强化引导,让其对各种优秀的素材进行记录,应该通过对阅读文本精华的提炼,形成良好的素材意识。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们完成阅读后,开展及时的作文训练,让学生们可以在全面的理解了一篇文章后,续写、扩写文章,甚至可以仿写同类型的文章。
就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鲁迅所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为例。在此篇课文中,鲁迅对百草园的环境进行了详细描写,其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为白描手法[2]。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对此篇课文进行全篇阅读,并在阅读中全面的分析和记录起鲁迅描写景物的白描手法,并在分析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后,尝试着以某一处的景色为例,应用此种手法对景色进行仿写。如校园的图书馆、操场和学校外的公园等等。让学生们通过仿写,对作者当时的创作感受进行体会,对其中的思想进行感悟。如此就能够在实现阅读到写作的回转学习下,通过深化学生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的思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归纳阅读文本脉络,辅助写作构思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和写作的一体化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们自主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其实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文章中,许多文本的主题都非常晦涩,面对这些晦涩的主题学生们都会存在茫然无措和无从下手之感。针对此,教师就可以常识性的指导学生,让学生们通过对作者生平和文章当时时代背景的结合等,对文章展开阅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在结合文章当时的背景时,对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体现出来的思想,反映出来的内涵等等进行深刻分析,并在分析中以此为基础,对其中的修辞手法应用、中心思想的表达等进行探究,对文本的整体脉络进行归纳。
而后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作文整体进行构思,要在构思中明确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提前确定对各种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的应用等[3]。如此就能够让学生们在感同身受的体会中,在阅读和写作中投影出自己的思路,从而完成自我情感的流露。
例如《故乡》一文,就需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为依据,以“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为前提,在对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进行着重刻画后,对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进行了反映。其中更是深刻指出了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方面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文章阅读时,要让学生们对文章的情感脉络进行把握,对文章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憎恨情感和渴望新生活的思想感情进行体会。并让学生在体会之后尝试着以此为指引,对一篇相应的文章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在创作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此能够在增强学生文章感悟能力时,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促进作文课堂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实际上,阅读和写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其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一体化教学阅读和写作,并可以在此种方式的应用中增强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4]。在学生们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主的沟通互动,对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进行分享;当学生们在写作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交换了彼此的作品之后,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们对自己以及他人阅读写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指出,并进一步的明确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而学生们通过和同学的沟通互动,通过有机的结合教学,可以在学习经验的分享中,明确“阅读服务于写作,而写作则可以单向性联系起阅读”的关系;可以在阅读和写作的彼此回转中,提升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其次,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实还并没有清楚正确的认知到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重要性,也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因而在给予了学生们阅读写作和学习讨论的自由空间后,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教师需要在作文交换阅读的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利用写作的方式对写作的意见和理解进行书写,而教师则充当评定者评定学生的意见。学生们除了需要书写自己对写作的意见和理解之外,还需要归纳总结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学习;需要反思自己阅读过程中和写作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在明白自己的弱点后,用写作的方式写下改正自己学习错误和减少自己阅读写作弱点的方式。教师则需要在观看完学生们的反思后,以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为前提,对学生们的反思、改正问题的方式等进行评价,并给予其相应的指点[5]。如此方能在深刻评判学生的学习时,发挥学生的优点,补足学生的缺点;方能在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下,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能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课后反思的途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结语
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都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要求被不断提高。在这样高强的教学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应该应用起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应该通过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整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系化学习,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文章的阅读中联想到写作,在写作练习中可以强化阅读。
参考文献
[1]焦亚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0,(23):65-66.
[2]寇俊福.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23):166.
[3]李代兴.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9,(10):148.
[4]罗海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才智,2020,(6):201.
[5]洪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6,(2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