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4期   作者:周青霞
[导读]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青霞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东风小学    519100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极为反感,他们缺乏写作素材,找不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中,教师要根据写作的特点以及学生所面临的困境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力和习惯,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能力;习惯
        写作是信息交流、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可以说写作能力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基于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考虑,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小学生语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写作的过程枯燥而复杂,学生很难主动投入其中。并且,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和反感心理。而情境教学法一直备受欢迎,它是指教师运用有效的手段引入或创设某种以形象为主体、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场景,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作文主题为学生创设生动精彩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活动。
        例如:在以《我来编童话》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我先让学生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而我则把故事中的主要形象借助多媒体呈现出来,比如:狐狸、老虎、猴子等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我继续引导:“在童话故事里,动物富有人的思想、情感、行动和语言能力,显得活泼有趣。那么,如果有一天狡猾的狐狸遇上了聪明的猴子,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主动给出自己的猜想。最后,我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或多个自己了解的小动物,大胆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在前面故事情境的感染和启发下,学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进而积极投入到思考和创作之中。可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精彩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动力、发展学生写作兴趣的可行之法。
        2.立足生活,激发灵感
        基于对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喜好的考虑,小学语文写作主题基本都围绕学生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很多学生却不擅长将生活与写作联系到一起,比如,在描写某一生活图景时,他们往往不能借鉴真实的观察或实践经历,而是习惯模仿和借鉴,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积极参与生活实践,然后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来撰写作文,在作文中抒发真实感受,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感染力。
        例如:在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写作指导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凸显学生作文的真实性,我便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小猫、小狗、鸡、鸭子、鹦鹉等常见动物的摄影作品,让学生认真观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它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比如对于鸭子,学生描述道:“鸭子浑身雪白,脚掌却是橙色的,它们叫起来‘嘎嘎嘎’,走路摇摇晃晃,但是显得十分憨厚……”我表示赞许,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和小动物相处的故事,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经验撰写文章。通过以上方式,有助于学生找到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增进学生对写作的好感,从而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3.加强阅读,学习技巧
        所谓写作技巧,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表现事物、抒发情感所采取的一些艺术手法,可是,能否合理运用写作技巧,取决于写作者的艺术观和世界观,但这都是小学生尚不具备或者尚不成熟的。而小学生所接触的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基本都是名家名作,其中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比较纯熟,对学生写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的价值,引导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从中提炼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将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写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是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最好素材,所以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写作教学。比如,在学习《母鸡》一课时,我先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分析:“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学生结合课文情节,判断出本文所应用的“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并说明这种方法所起到的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而后,我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拟人修辞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母鸡的神态、动作写得活灵活现。最后,我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动物,应用本节课学到的几种写作技巧对其进行刻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作文的文采,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
        4.累积素材,充实内容
        在记叙文写作中,学生需要有相关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观点。而且,无论是哪一种写作形式,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词汇量以及写作方法的储备,这体现了写作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而不难发现,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因为缺乏素材而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抄袭借鉴,勉强拼凑字数,其写作热情便在此过程中消磨殆尽。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种渠道积累素材,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过程更加流畅,并充实学生的作文内容。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途径积累素材:
        (1)在阅读课内外书籍时积累好词好句,归纳、总结比较新颖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
        (2)在看童话、小说、电视剧时记录其中有趣的情节;
        (3)记录新闻、报纸报道的,或者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件;
        (4)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自己的灵感,捕捉他人言论中值得探讨的观点……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不断积累的习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此外,我鼓励学生在写作之前翻阅素材积累笔记,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进而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和能力。
        5.随笔而写,形成习惯
        写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写作是记录生活、倾诉情感的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表达的畅快之感,得到内心世界的充实。但是,小学生的写作是不自由的,他们会受到字数、体裁、题材、内容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们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被动地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难以得到快乐,也难以得到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随心而记、随笔而写,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写作环境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随笔作业,但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教师不宜对学生的随笔做太多要求。比如,我在鼓励学生进行随笔写作时,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随笔可以写日记、小说、诗歌、读后感、观后感、书信等自己喜欢的一切内容,形式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但要保证叙述认真、完整。而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我定期收集学生的随笔作业,认真阅读学生的写作内容,并进行点评。此外,我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得意之作,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以上方式,有助于学生实现自由写作,使其从写作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要立足于对学生写作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金秀.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8(20):77.
        [2]谢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7(31):147-148.
        [3]杨志敏.小学语文“每周随笔”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7(07):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