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普利根
[导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普利根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中心小学  6531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不佳。这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还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如何能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为困扰许多农村教师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家长、教师都比较重视的学科。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甚至出现很大的差异。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科目,前后知识衔接比较紧密,一旦出现困难,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成因分析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数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兴趣不高,表现为课堂小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对待数学知识漫不经心等。即使教师提醒学困生认真听课,他们仍然我行我素。
        1.2家庭方面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校内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常需要在家长的配合和监督下完成,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学习习惯。但是在许多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督促不到位,导致小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有些农村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小学生由隔代长辈照顾,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小学生缺乏自律,进而影响到数学学习效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对策分析
        2.1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时代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紧跟时代节奏,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如数学学科的特点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教师有必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逐步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或者广场等能够开展教学的场所,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知东南西北等方位。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方位的概念,也能增加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2.2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双管齐下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变,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家长的配合。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双管齐下,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处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里,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加。教育讲座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增长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还增加了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面对面的交流更能让彼此敞开心扉,找到促进孩子进步的好方法。国家的强大让我们有了富足的生活,孩子是我们的寄托,因此家长给孩子提供的不仅是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孩子。据统计发现,差不多半数的学困生的家庭存在问题。有的家长是甩手掌柜的心态,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教师;有的是用钱来打发一切,不论孩子需要什么都用钱来打发;有的家长过于严厉,非打即骂,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家长要注意并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因为家庭原因形成的学困生,学校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辅导,逐步转变学生的心理,让其积极乐观地进行学习。
        2.3鼓励学困生大胆表现,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大多数学困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不善言辞,不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是扮演着默默无闻的沉默者的角色。而有效转化学困生就要帮助学困生表现自己,大胆发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鼓励学困生进行发言或上台表演,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教师在提问学困生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并采用先提问后发言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反感与害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困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上台展现的态度与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不断的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热爱数学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多开展小组帮扶活动,以优带差;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涛.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转化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79.
[2]吴湘鱼.农村小学高段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00.
[3]谭勇.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的障碍及对策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06+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