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404600
摘要:告状,是幼儿在进人复杂团体时,与人发生矛盾而自己无法解决,或者他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或规定时,便将发生的情况告诉教师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断社会化的表现。对于幼儿来说,将自己已知的情况告诉教师,是乖巧、懂事的体现,也是与教师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而并非是不道德、不合理的行为。幼儿对告状行为的认知不完全正确,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介人,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并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告状所产生的行为后果。
关键词:正确应对;中班;告状行为
引言
幼儿的告状行为实际上是指当幼儿觉得自己被同伴欺负或者发觉同伴的某种行为与教师的规定和要求不一致的时候,主动向教师提出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同伴的某些行为。受良好师幼关系影响的幼儿对他们的同伴很多都会使用友好的态度,同样地,比较擅长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幼儿也更加容易被同伴所接纳,并且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很少产生人际冲突。
1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第一,与不同于成人告状不同的是,中班幼儿的身心健康还不够完善,就导致了他们的理解和想法都有所偏差。第二,在告状行为中,最多的是与自我利益相关。第三,在自由活动中告状行为则发生的较多,而在教学活动中却相对较少。第四,中班的幼儿告状时的动机和策略都较为简单。
2教师的指导策略
2.1建立制度与情感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独创精神与团队精神兼容是成熟组织管理的标志,有利于实现人性与组织共性相统一,能够充分彰显宽严相济的科学性。因此,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建立制度与情感相融合的模式。一般制度管理也称刚性管理、理性管理,指用规章制度严格约束人的行为,讲究严厉奖惩,从严办园。此种管理方式容易扼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存在一定的约束性。情感管理也称为柔性管理,指发挥规章制度以外的管理作用,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重视对人情感、意志、心态等因素的管理,注重潜能的挖掘和价值观、凝聚力的形成。情感管理要求管理者公平对待所有人,建立平等、民主、自由、互相合作的关系,把欣赏的目光、和蔼的态度、真诚的微笑传递给每一个职工。“人本理念”下的幼儿园管理急需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融合,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又包含“人”“情”等非理性因素,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和情感交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自觉地形成一种幼儿园文化,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实现以情为本、以理为基础,情理相融,从而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效率。
2.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可以知道,个体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发展。
因此,在进行幼儿园管理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教育环境建设给予重视,并从多方面入手,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的生长环境。在建设教育环境的时候,教师首先从园区的物质环境入手,在园区大门前建造另一个小花坛,种上一些美丽的植物。如此使孩子们在刚刚进入园区大门的时候,就为自然景色所吸引,同时在美丽的花花草草的熏陶下,放松身心。同时,教师还在大门处按上了喇叭,每天早上为孩子们播放动感十足的乐曲,使孩子们在倾听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建立积极的情绪,以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从大门到教学楼的途中,教师在路旁种植了绿色植物,摆放了造型各异的垃圾桶,还安装了一些吊床、躺椅等,如此不仅营造轻松的教育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们的活动需求。在教学楼外侧的墙体上,教师使用五颜六色的颜料进行了创作,或者画上可爱的娃娃,或者展现一日活动掠影。在教学楼里,教师每天在孩子们进入校园之前,会对角角落落打扫、消毒,建设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在教室里,教师则在墙壁上张贴各种各样图画,在窗台、置物架上摆放造型各异的儿童作品,同时还设置了区域角。如在读书角,教师摆放了一个书架,用小贴纸进行装饰,并摆放内容丰富的书籍,借此为孩子们营造学习氛围。
2.3鼓励并提高幼儿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当幼儿有能力自己动手解决与同伴所发生的矛盾的时候,教师此时则应该及时地发现并给予认同与表扬,以此才会让幼儿获得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而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幼儿勇于承担错误的行为进行鼓励,而不是立即批评幼儿,要及时问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并让幼儿明白犯错没关系,重要的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对敢于承认错误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对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引导。
2.4丰富日常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有效的教学过程能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与品质。总之,教师应给予中班幼儿告状行为一定的重视,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
2.5充分发挥家长作用,采取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
除了幼儿园之外,家庭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因此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管理作用,全方位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效果。因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是最了解幼儿特点的,之所以以往的幼儿园管理实效性较为缺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有效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忽视家长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很多幼儿园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几乎都不会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显然大大降低了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积极联合家长,采用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结束语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告状行为会相应减少。对恶意的告状行为,首先要让幼儿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并及时纠正幼儿的告状行为;然后再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使其主动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行为观、价值观和品德观。
参考文献
[1]庄周赟.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幼儿园管理:挑战与畅想[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9):150-151.
[2]丁鸣.有效提高幼儿园管理质量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7):68.
[3]郭云.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