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宋伟
微山县夏镇街道第一中学 277600
摘要:文言文的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今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也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改进策略
引言: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学语言,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当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因而,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格外重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进而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
一、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拓宽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选定的选文为主,主要专注于研究一篇文本,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介绍作者经历、借助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内容、探寻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根据教学大纲强调重点文言实词,一节课下来学生也仅限于读懂一篇课文,了解一篇经典作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过多的兴趣。阅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议题,运用阅读教学的教师可以通过议题由课内的一篇文言文延伸至多篇,甚至引入诸多课外的经典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走出教材的束缚,去接触更多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拓宽文学视野,探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促进深度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是常见有效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游记类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再通过延伸式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方式深度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阅读的方式可以促进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授课方法单一?
传统的语文文言文阅读授课模式中,语文教师依靠范读、翻译、以及对重点词汇的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识记,这样的授课模式至今仍被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所沿用,这样的授课方法因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授课过程中的“一家之言”而导致学生丧失了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语文文言文的主动阅读过程中去,所以文言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收效甚微。?
(2)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没有兴趣?
在文言文学习中,一些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理解不足,一些学生感受到学习困难,容易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本身就不具有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是完全被动的,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进行主动思考、主动感受,造成主观上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佳。
(3)缺少朗读手段的使用
造成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普遍性的原因就是教学时对课文读得不够充分。在现实的教学中,应试目的严重,考试涉及到的内容就讲,不考的就不讲,更严重的是直接教学生怎样答题,觉得课堂上朗读课文浪费时间,直接布置学生课后背诵。课堂中缺少朗读手段的使用,忽视了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如何改进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引入历史故事,激发诵读兴趣?
文言文知识大多是古代历代的文学家、思想家等文人政客的思想或者言论的集结,或者是他们自身所着或者为他人所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文言文作品中,既能够表现作者的家国思想或是体现个人情怀,还能够通过一些历史故事为我们揭示一定的人生道理,因为这些文言文作品与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联系较为密切,所以对于后人而言,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文言文著作背后的“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背景。因此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基础上,再进行文言文阅读知识的讲解,将历史背景知识融入文言文阅读教学之前,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古圣先贤的思想之伟大,还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文言文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兴趣去阅读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难度,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畏难情绪。?
例如在阅读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游记类的文言文课文时,以《桃花源记》以及《岳阳楼记》为例,文章篇幅虽不算长,但是很多语句的文言色彩比较浓重,如果不对背景进行阐述而强行让学生加以阅读之后背诵,那么学生的识记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文言文阅读展开之前,就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通过作者所著文章时背后的故事进行文学加工,然后向学生介绍陶渊明所着《桃花源记》或者范仲淹所着《岳阳楼记》时,作者当时的社会处境,让学生由此能够体会到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经历,这样在阅读时,才能对作者的情感更加深有体会,这样学生才会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课文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理解文章的内容也会更为透彻。?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学习兴趣培养,要与前两个策略结合。在学生学习中,文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产生深度探究的学习渴望。学习难度降低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对于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意愿。?
此外,教师可开展一些文言文的学习娱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猜古灯谜、对对联、进行古体诗的创作等,并且在较大范围内举办校园文化节,使学生应用文言知识进行自我展示。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实践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3)注重朗读教学,读懂文章内容
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入选教材的都是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历久弥香的传世佳作。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通畅,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意思,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能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文中最美、最富感情的地方凸现出来,使学生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在朗读手段上,最好是先由教师的示范,因为教师的范读,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活生生的形象,除了语言刺激外,还有神情、动作等的影响,刺激情感要直观强烈些,让学生在听读中掌握字音、停顿和语气表达。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因为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领会出作品的语言的感情色彩,能把学生吸引到作品意境之中,这样也会产生强烈的熏陶感染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读、齐读等,读多了,自然就能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背诵就水到渠成了。文言文教学始终应该“读”字当先,并且要将朗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含意,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但由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属于基础性的学习,它对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万不可对此掉以轻心。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对现阶段学生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广大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余方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2):578.
[2]谢莉莉.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