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格教育和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宋春红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格教育逐渐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宋春红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格教育逐渐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是学校向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制定完善的人格教育策略,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格教育;实施策略;具体分析
        前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格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人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对高中生的人格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如果一个高中生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即使智力能力再高也无法成为全面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提升学生人格素养。
1.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格教育策略
1.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人格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这些文章不仅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1]。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中有利于人格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表面上摹绘故都的秋景,学生经过深入分析和学习会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想表达自身的爱国之情。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文章,培养学生地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地人格教育水平。
1.2在人格教育中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为了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融入人格教育,教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将语文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融入自身教学观念,进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语文知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开展差异性、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这篇文章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讲述自己的梦想。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清楚自己的未来和梦想,并且为自己的梦想积极奋斗,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1.3语文教师自身要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导者,如果说学生是花朵,那么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高中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语文教师在学习、生活方面肯定会发挥着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首先自身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坚持和遵循“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等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生活中,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和客观的心态。在工作中则要全面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当教师具备优秀的、健全的人格后将会提升学生对自身的喜爱程度,大幅度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1.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人格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在加强人格教育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积极实现自身价值,为学生个体提供更多发展的机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正确的发现自我,充分认识自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独立思考问题,而且可以加强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学会倾听和相互学习。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这一课时,高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沟通和交流,学习其他学生的长处。这样一来,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和感染,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使学生受到同伴良好人格的熏陶。
1.5在语文课外教学活动中加强人格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在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开展人格教育才能陶冶学生情操,赋予学生情感力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2]。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名人名言搜集活动,提升对学生人格教育的深入性。
2.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格教育重要性
    高中生处于向大学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部分高中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社会中,还有部分高中生则进入到大学校园,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只有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格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3]。除此之外,加强对高中生的人格教育,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结语: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为此教师要积极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邱荷兰.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策略浅论[J]. 考试周刊, 2019, 000(055):19-20.
[2]李艳梅.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8
[3]周贵英.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策略浅论[D]. 华中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