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花
(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水槽沟小学 甘肃 永登 730300)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上有着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多年的沉淀孕育了无数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汇集了先辈智慧、凝聚了前人精华,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但是限于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教师难以将所有优秀传统文化全部应用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只能够将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渗透,做到“以文化育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人们价值观念、思想理念以及道德品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拜金思想严重、攀比之风盛行、享乐主义至上,诸如此类,小学生由于自身心智不够成熟,同时好奇心十足,更加容易受到诱惑,影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德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丰富精神世界,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树立正确“三观”
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虽然限于心智,小学生无法全面理解“三观”的确切内涵,但是孩子已经对于金钱、幸福、诚信、良知、责任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些认知就是今后个人独有“三观”形成的基础。比如儒家思想倡导的“仁者爱人”仁义思想,佛家倡议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慈悲理念,道家主张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之道,墨家提倡的“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兼爱意识,法家推崇的“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法治立场,等等,这些思想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1.2提升道德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中扬善抑恶的思想对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民族崛起的希望,加强对小学生灌输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传统优秀文化还能够将我国众多优良传统得以传承,比如尊老爱幼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和为贵的警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劝人为善的良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对于小学生成长十分有利。
1.3培养家国情怀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当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十足的文化自信心,因为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一直没有中断,但是,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一样,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生生不息、盛衰荣辱、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历史上无数文人骚客以文明志,李白狂歌“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杜甫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辛弃疾高呼“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天祥泣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读之无不让人动容。
2 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2.1精选文化内容
现阶段,我国德育体系已有众多道德及法治内容,教师可以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教师要紧紧扭住优秀传统文化“牛鼻子”,将学生引向传统美德弘扬上来。德育教材应当提高有关家国情怀内容的权重,还需要把人格修养教育置顶化,以人格教育为主线,强化学生自身人格修养,以此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由于大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均为文言文,对于小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不能够生搬硬套原文,而是应当将其译为现代文以后,辅以插图,加以故事性,使得德育教材趋于生动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强化德育教育成效。比如将《司马光砸缸》历史故事运用连环画形式,一个画面一个主题,形象表现“庭院玩耍”“攀爬水缸”“失足跌入”“砸缸救人”等,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2.2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应当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小学生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可以举办“诵经典”朗读活动,精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经典读物,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元宵观花灯”“清明寄哀思”“端午祭先烈”“中秋庆团聚”“重阳敬老人”等等。另外,学校还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简明版,从中汲取养分。
2.3挖掘传统文化
教师要在语文德育教育中添加传统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识,将德育育人与文化育人充分结合,达到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的目标。同时,教师要将传统文化应用具体化,采取举例说明、故事引用、分类对比等方式方法,把传统文化有层次、有深度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将一些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以视频解说、图片描述、动画表达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自发想要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需要教师和学校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将传统文化和语文德育教育完美契合,精选文化内容、营造良好氛围、挖掘传统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昆姣.关于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小说月刊,2018,(18):213.
[2]赵玉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青海教育,2017,(11):29. DOI:10.3969/j.issn.0529-3502.2017.11.021.
[3]高德发.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7):20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07.201.
[4]郭洪党.仁孝教育融入在小学语文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6):62.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06.060.
[5]卢玺.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