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陈秀丽
[导读] 由于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已大大提高,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陈秀丽
        安徽省霍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 237200
        【摘要】:由于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已大大提高,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了一个知识丰富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像普通儿童一样逐渐融入群体并适应社会。学好语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特殊学校中,生活化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提高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语文的生活化教育是教育的一重大改革,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也要跟着进行变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对策
        引言:语文作为基础工具科目,在小学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解决他们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这会有助于增加课堂的兴趣和学生的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中实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呢?
        一、特殊教育学校中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每个符合义务教育要求的人都必须有一个公平合法的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特殊学校是相对专业的学校,主要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与普通的小学相比,教残疾儿童尤其是最重要的语文科目要困难得多。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并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体验式教学内容的理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补充学生的身体或先天缺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果。
        二、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策略
        1.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设计
        生活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导入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教育内容和目标,融合生活中的要素,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导入内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角度出发进行学习,对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结合让学生的好奇欲,让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索,进而专注于课堂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明明上学》一课时,针对缺乏理解力的特殊孩子,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最熟悉的路,应该就是自己每天上学的路吧!那在这期间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采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注重小组合作,体现自主性
        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恐龙》一文时,恐龙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距甚远,而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可以让老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学习资料,包括恐龙的习性、外观、形状、种类等等,然后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创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重新整合和复习恐龙的各项特征,使学生更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使特殊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默契。
        3.在游戏互动中掌握知识
        特殊学生理解力比较缺乏,因此游戏对他们而言,就是学习、就是教学、就是生活,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并整合知识,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游戏,以此大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特殊学生学习字词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这些字词,教师可以使用唱歌、编顺口溜等方法帮助他们识字。通过多种游戏记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特殊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识字的目的。并在舒适而愉悦的游戏中,培养了特殊学生的合作精神。
        4.组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疏,生活实践活动较少。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充分挖掘生活剪影,在教授语文时多进行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型学校活动,例如在植树节课组织学生植树。通过植树,可以让他们了解各种植被、花卉和植物,练习后,可以通过写感悟或者植树过程等来展示孩子的写作技巧,并拓宽他们的视野。也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去春游踏青、一起去看爱国电影、一起去放风筝等。特殊学校可以举办各节日活动,如“助残日”“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鼓励学生们尽量参与此类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活动丰富特殊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建立丰富的情感,扎实他们的知识基础,增强语言技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培养特殊学生的健康人格,敢于接触和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结论:特殊教育学校以生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设定的教育要求,而且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满足特殊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生活化教育,以简化学生的学习知识,培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晓燕.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J].家长,2019(4):53.
[2]辛文娟.浅谈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好家长,2018(56):153.
        [3]刘青山.如何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01).
        [4]冯青山.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3).
[5]辛文娟.浅谈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好家长,201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