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南京市姜家园小学
摘要: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取得一定的 教学成果。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存在问题,还无法发挥小组协作学习的真实 效力。针对小组协作学习组织与调控存在的弊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调研,旨在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组协作学习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协作学习;有效性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协作学习方法, 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语言交 流能力等。同时,教师要发挥小组协作学习的优势,结合学生 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组协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 做到独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但不 能同法同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 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 式、接受程度各有不同,如果对学 生运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够 培养出优质的学生。因此,教师要 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 能,就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和认识。 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 师可以留有富足的时间让学生们 大胆讨论,抒发己见,在这段时间 内,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学习中的 不足,思考问题的欠缺等问题。在 此基础上,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 特点对不同小组进行不同的指 导,这也避免了同等教学进度对 接受度不同学生造成的影响。小 组合作学习有一大优势是学生能够集中把学习中的问题反映给教 师,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不足,这有助于教师调整 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准确掌握 新知识。小组协作学习在一定程 度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着积极 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突破创新教学
传统的教学以“填鸭式”为 主,学生不去了解所学内容,教师 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例如,在 语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先解读 课文字词、中心思想、描写手法, 而学生课上更多的时间是“记笔 记”。这导致学生能够主动听,主 动思考的时间不多,对知识太过 敬畏,缺乏质疑精神。学生在这种 教学模式下,学习压力大,找不到 学习乐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小组合 作学 习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在整个过 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问题 畅所欲言,这极大提高了学生交 流与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体验 到了学习的快乐,特别是解决问 题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对学生品 质、能力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小组协作学习让学生对“学 习”和“知识”都有了新的认识和 定义,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 性,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加强。 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模式 的改革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社 会对人才更加重视。教育是培养 人才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小组 合作学习为学生整体的发展提供 了一个较为开放的平台。在讨论 交流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交 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还能认识到 自身的不足。交流的开放性,有利 于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创新思维。 在小组总结中,能增加对旧知识 的理解,对新知识的认识。因此, 小组开放学习有利于学生整体能 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 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有主宰学习的 能力,从 传 统 的 “主 讲 人” 转 换 成 “导 演” 角 色。 教师不单单是为了传授知识,还要创造一个适合交 流与展示的 “场”,并组织引导学生参与 “场”中的 活动。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在 活 动 开 展 之 前, 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避 免 合 作 流于低效或 无 效,从 学 情 分 析、目 标 设 置 到 任 务 选 择等都要进行 全 面 设 计。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 师的指导,教师要为小组协作学习 “护航”,但不能 把需要 学 生 “寻” 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不 能 “领航”,自 己 在 前 面 探 路,让 学 生 在 后 面 跟 随;更 不能 “旁观”,学生讨论时教师并不能置身事外,而 是要注意观察小组学习的进程,迅速判断各种情况, 保证在小组学习最需要的时刻,迅速加盟到小组中, 解决问 题,让小组顺利航行到达学习的彼岸。如 在 《海的颜色》教学时,有 学 生 问 “为什么西沙群岛的 海是庄严的?”小组 讨 论 一 下 “卡 壳”了,此 时 教 师 就需要迅速补位到小组中,补充关于西沙群岛的一些 资料,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为什么是庄严 的。必要时,教师还要进行适当干预:在小组学习注 意力不集中时,及时提醒;引领小组成员内部有分歧、思,进而促进成员更好探究与学习。
(二)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合作 学习目标,这也是教师引导与组织职能的体现。 例如,在《空城计》的教学中,如果失去明确的学习目标, 多数学习小组会被紧凑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会围绕故事的情 节展开兴趣的交流,并逐步延伸到对诸葛亮、司马懿以及三国 演义的讨论与交流。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经 验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此为方向进行小组合作 学习。例如,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 的背景,即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风险如此大的空城计。其次, 教师需要学生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再次,教师需要学生 掌握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最后,教师要学生谈一谈自己 的感受与认识。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才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在目 标的驱使下,学生才会合理运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时间,并通过 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的避 免学生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与此同时,教师依靠自身的教学 经验和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把握课文,帮助学生建构 知识同时提高能力。
(三)完善学习评价机制,促进合作持续
进行 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 学习主体地位,对合作学习的持续开展能起到推动 作用。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仅仅关注学生 成绩的思路,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以及 课堂学习对学生思维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首 先,教 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学生的知识学习 能力与学习成绩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对 学 生 的 进 步给予积极且 肯 定 的 评 价,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 成长,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比 如,在 小 组合作学习后,对小组后进生的表现给予激励性的 表扬,低年级 学 生 奖 小 红 花,而对中高年级学生则 可采用小 组 加 分 的 方 式,如后进生参与展示活动, 教师可根据 具 体 表 现,给予更高的分数,促 使 小 组 成员乐意协助后进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 教师需要将过程性评价融入总体评价中,关 注 学 生 学习过程中的 表 现、学习中的发言情况以及学习后 的情感态度。最后,教师需要丰富自身的评价语言, 丰富教学评价的奖励方式等。比 如,可 以 给 予 学 习 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五角星作为奖励,通 过 “你 的想法很有创意!”为学生进行语言鼓励等,采用不 同的奖励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教 师 还 可 以 定期评出 “优秀小组” “最 佳 组 员”,在 后 进 生 中 评 出 “积极参与奖”“学习进步奖”“好习惯奖”等。
结语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想要得到 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组织与调控显得尤为重要。在小组合作 学习中,教师必须重视合理的分组,重视学习目标的规划,同 时重视自身职能的发挥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本文研 究基础上,教师需要不断总结与反思,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小 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范艳.深度学习实施过程中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7):52-53.
[2]涂秋玲.略谈小组学习促进小学语文高效教学[J].学苑教育,2020(14):32.
[3]王娟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J].启迪与智慧(中),2020(03):25.
[4]李东美,刘霞,王绪可.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