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陈伟雄
[导读]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科教育的主线重视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陈伟雄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学 广东惠州  516153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学科教育的主线重视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本次研究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引导,逐步渗透语文人文素养内容。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课堂教学 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和理性性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和高尚品德以及人文精神,发掘教材内容扩展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熏陶良好的人文精神。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具体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发掘传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富有正能量的价值观,鼓励初中生激发自己内心最深层次的动力和热情到语文教学环节中,通过学习学科情感激发主动学习吸收相关的人文内容达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基础上,蕴含人文素养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挖掘,能够实现同一课程教学时间内,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讲解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学工作者通过事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入研读,挖掘出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这一工作过程的开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学科知识内容中发现人文素养的内涵,这对于学生自主培养人文素养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文中人物的勤劳、质朴、高尚的品质,本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相应的人文素养,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注重于文章疑难杂句、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解读,而是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丰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人文素养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时,也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课文讲解以外,还要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学习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理解并且赞同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也是人文素养当中的基本要素。

但是,当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学生们虽然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可究竟如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却成为一个难题。此时,教师可以全体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作业:放学回家看到爸爸之后,要先给爸爸鞠一躬或者送上一个拥抱,并且对着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您辛苦了!”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为爸爸做一件事,例如给他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或者陪着他一起读书看报、观看新闻联播等等。教师还要嘱托学生,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才去做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去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并且使之成为一种家庭习惯,以此来培养中学生的感恩之心与人文素养。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逐渐趋向科学信息化时代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当前教学中,该设备能够有效的将课本内容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较为直观的理解,给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带来盛宴。同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通过网络信息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利用该优势营造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该措施可以起到有效辅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从近到远直到逐渐消失的背影,以体现作者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关爱,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不舍。通过使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背影片段,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语文中的“孝悌”思想,进而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认知深度。
        四、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虽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都是文质兼美的,但是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仅仅学习教材中的文章,虽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却限制了他们人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节选于某一名著的片段,如果学生对名著的写作背景并不了解,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也无法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内容。如在进行《变色龙》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立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去搜集文章的背景,让学生对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警察掩人耳目的做法有个感性的认识,同时理解当时专制主义的残暴。在授课完毕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具有可读性的中外名著,让学生借助大量的阅读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进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师生长期的努力,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设计,教师也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教学技巧储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使得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情感的激发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雪飞.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文存阅刊,2018(18)
        [2]李继翔. 腾冲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本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乔新红.深化思想内涵提升人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