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徐蓉
[导读]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

        徐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问题导学教学法就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引发学生参与探究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以问题引导向开展的教学更加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方法应用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并且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而问题导学法正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所提出的教学方式,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使高中时期的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为参加高考做好准备。
一、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科学性和特点
        问题导学教学法指的就是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学联想所学的知识,并且结合新知识的特点进行探究,从而高效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学生在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问题导学教学法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体现,学生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下全面的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提高,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等特点,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正符合这一教学特点,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所以问题导学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二、当今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
        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改革和创新是新课改对数学学科提出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做出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倾向于知识的“灌输”,而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全面的了解其内容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在计算的时候也需要了解计算步骤的含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但是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套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公式的记忆方式也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怎么能提高教学效率呢?更别提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了。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除了教师采用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陈旧之外,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受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或者是记忆数学公式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的存在正是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的主要因素。

比如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这个时候又无法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解题的积极性和进度自然会受到影响,甚至日积月累还会影响整个数学体系知识的学习,也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或者可以说很多数学知识都来自于实际生活当中。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发挥问题导学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在上学路上遇到红绿灯的概率是多少,本次考试获得九十分以上的概率是多少等等,这都是结合实际生活提出数学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计算明天是晴天的概率是多少。当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就有了探究和学习的方向,经过学生们结合最近几天的天气进行推算,以此来计算出明天晴天的概率。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可以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开展数学教学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进行知识的学习,至于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当然,这需要项目明确之后才可以进行。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统计我班学生考试及格的人数有多少、不及格的人数有多少,他们分别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多少等等。通过项目的明确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复杂调查,有的学生负责统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组之间的共同努力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和优势。
(三)拓展问题的类型,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为了全面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和优势,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拓展问题的类型,通过问题类型的拓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新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拓展问题的类型,避免单一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络上的课件和问题形式,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再或者也可以结合《平面向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等等,这些都是拓展问题类型的方式。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使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并且和符合当今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既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创新的体现,也是以学生为主开展教育教学的体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和优势,并且积极的创新问题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开展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等等,从而锻炼高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亚宁,方明坤.问题导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5).222-222.
[2] 秦子权.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7).10.
[3] 林苏峰.问题互动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阐释[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8).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