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音乐学科也成为提高综合素质的必修学科之一。教学内容也从单一的歌唱教学丰富到唱歌、舞蹈、器乐、鉴赏音乐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也改变创新了多种形式和声乐训练相结合相应用,其中游戏化教学就走进了小学声乐训练的课堂中,并且推动了教学进程。本论文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讨论如何更好的把游戏化教学与小学声乐训练相结合,并且呈现出很好的教学成果,其次游戏化教学在小学声乐训练中的作用与影响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声乐训练;《蜗牛与黄鹂鸟》;作用
一 小学音乐学情分析
1—2年级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其对音乐对唱歌产生一定的喜爱,而不是排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感受音乐的美感、能掌握简单的发声方法,并且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其他音乐的表现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3—6年级应该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鉴赏,可以形成一定的欣赏音乐的能力、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创造音乐活动、有更好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6—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堆砌好听。
7—8岁:有鉴赏协和与不协和音的能力。
8—9岁:在歌唱及演奏乐器时,节奏感增强。
9—10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韵律感,可以感知音乐情绪和两声部的音乐旋律。
10—11岁:和声观念已经建立,可以辨别音乐的优美与否,可以感知音乐的情绪情境。
二 声乐教学游戏化的影响和作用
小学生普遍都有好奇心重,好动,好表现的问题,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声乐教学一定要“有趣”,尽量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传统的声乐训练方式比较单一,形式过于呆板,抑制了少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或者是教学模式都要坐在座位上来完成。通过讲故事或者看动画的形式来解释作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陈述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声乐游戏化能够影响儿童对唱歌产生兴趣,从唱歌得到快乐,享受音乐的美感。可以使儿童在游戏化氛围形式中逐渐养成唱歌所需的各项技能。同时在各种模仿中,儿童能够学会以唱歌的形式表现自我。儿童从唱歌中感到快乐,提起兴趣,并且能够享受音乐的美感,这是我们声乐训练中最重要的事。教材的灵活运用也是游戏化教学的重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儿童不能够理解,兴趣也不高,很难做正确。训练发声方式可以通过模仿的形式,讲解吸气方式可以结合图片,手势,体态,更形象化的表达传授给儿童。初学声乐的儿童唱不好就容易失去兴趣甚至于产生抵触不自信的情绪,那么游戏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儿童的胆怯不自信,从“不敢唱”转变为“我要唱”。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比较融洽。这样加入游戏化的方式使原本枯燥、难理解的发声训练变得有趣并易懂,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那么经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声乐教学游戏化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学生紧张抵触的情绪。
2.声乐教学游戏化可以用有趣的语言、手势、形态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声乐教学游戏化可以通过各种模仿使发声训练变得有趣且易懂。
4.游戏化教学非常适合应用在低年龄段儿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 运用游戏化教学教授《蜗牛与黄鹂鸟》
(一) 《蜗牛与黄鹂鸟》
《蜗牛与黄鹂鸟》是由陈弘文作词,左宏元作曲的一首校园儿童歌曲。歌词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通过歌唱蜗牛的不断前进来赞颂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采用2/4拍,五声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易懂且生动有趣,更深层次的赞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歌曲的创作散发着校园歌曲风格,旋律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全曲音域都在自然音区,亲切、自然,是一段式结构特点。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方便学唱,质朴自然,朗朗上口。
(二) 让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感受音乐
小学生的学龄期为7至12岁,在变声期前的阶段属于童声期,一年级到三年级属于中期童声,此阶段的声音没有初期童声稚嫩和不稳定,在音准、发音、气息以及语言的控制表达上都有加强,但本阶段的声音依旧稚嫩,不能唱高强度,高难度的歌曲,以免损伤声带,《蜗牛与黄鹂鸟》音高都在自然音区,音准没有特别的难度,节奏上多切分,要了解并熟识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让同学分辨节奏的长短,可以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小猫小狗的叫声短,汽车火车鸣笛声长等等。进行吸气练习可以让同学结合吹气球的方式或者通过闻花香的方式让同学们体会正确的吸气方式。设计“逛花园”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多次反复的练习吸气方法。让同学们结合蜜蜂或者小猪的叫声来进行母音训练,加上形体动作更加欢乐易懂。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模仿蜗牛和黄鹂鸟来进行情景剧表演,发挥想象讲故事。也可以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和表演蜗牛和黄鹂鸟不同的心情。对于难点切分音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用拍手、捻指、击打桌子的方式把听到的节奏表达出来。然后分小组进行节奏编创,进行合作。让同学们模仿蜗牛的动作,感受蜗牛爬行的困难,同时也感受此处歌唱的情绪以及换气,同学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作。看小动物图片想象并学习叫声,掌握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时值。通过肢体律动,摇头或者根据节奏蹦跳。
四 结论
儿童在声乐训练中,容易在歌唱时产生不必要的紧张,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挥以及教学的进程。从前的教学就是“你教我学”,训练中没有更多的灵活化,更加注重学术性。经过讨论在小学音乐课堂和小学声乐训练中要运用“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轻松开心的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审美,增强进一步学习声乐的兴趣和信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习声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声音享受,从而逐步养成歌唱的良好习惯,使孩子们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让一只只快乐的“百灵鸟”飞翔在艺术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维克托 亚历山大 菲尔兹 李伟渤泽训练歌声[M].上海艺术出版社,2003.
[2]薛良.歌唱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
[3]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1998
[4]冯葆富,齐忠政,刘运墀.歌唱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
[6]威廉文纳著. 李维渤译.歌唱——机理与技巧.2000年.
[7]维克多·亚力山大菲而兹著.李维渤译.训练歌声.2003年.
[8]弗·兰皮尔蒂等著.李维渤译.嗓音遗训.2005年.
致 谢
在此次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马俊老师的负责认真和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再到论文完成,马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我在论文写作中指明方向,指引我前进。马老师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更使我受益终身,在此向马老师表示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除了要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外,还要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提出宝贵意见。还要感谢音乐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栽培。十分感谢!
作者简介:王颖(1997-01-11),女,汉族,籍贯:陕西省商洛市,当前职务:音乐教师,当前职称:未定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