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优化班主任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曾朝鲜
[导读] 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对于整个班级的教学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对于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优化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曾朝鲜   宜宾市大运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对于整个班级的教学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对于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优化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83-02

        随着人们不断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社会对于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功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优化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是必然的选择。本文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对如何优化班主任的管理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的现状
        当前,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仍然十分重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小学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就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结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的成效并不十分理想。在班主任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管理内容过于太狭窄
        就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内容来说,一些班主任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班级成绩和纪律的管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的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尽管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小学也正是孩子们对世界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的强调课堂的纪律和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受到一定的打击。渐渐的小学生也会形成被动学习的观念,只会等着教师的传授,而不去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样一来,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还有可能因为课堂教学的沉闷和乏味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管理内容过于片面而狭窄往往意味着班主任的管理成效十分低下,小学生也无法真正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的发展成长。
        (二)管理方式过于陈旧
        时代在不停的发展,小学教育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不管是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是小学教学的实际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如果班主任还是采取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班级的管理,那么就无法起到管理的真正作用。
        首先,新时代的小学生大多成长属于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出现了一代人的新特征。小学生们往往也有独立的看法,思维更加敏捷,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也更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班主任还采取高压式的强制管理措施,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小学生的反感。
        其次,现在的小学生自身的知识贮备情况已经比以前的小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比较强。因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天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大教学重点。加上小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个班主任往往需要管理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班主任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又没有积极学习引进合理的管理方式,那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不合格的。
        (三)成效管理不明显
        不管是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方法上的缺陷,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班主任管理成效的不理想。而管理不见成效也就意味着班主任没有能够好好发挥教师对小学生的引导作用,没有帮助小学生按照全面发展的方针得到知识的增长以及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经常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只有当班主任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自身的管理工作时,管理的措施才能是有效而合理的。班主任不能只是注重管理的结果,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无法建立起一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那么管理工作也就很难顺利进行。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提高管理能力
        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管理人员,对于整个班级的班风、班纪等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班主任身上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完成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首先,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讲座、课程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从而以自身的言行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管理工作方面,班主任应该不断积累有用的经验,虚心学习其他班主任成功的管理经验,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管理小学班级的道路。
        其次,班主任还应该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新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家长对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该结合这些新的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尽量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管理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必须随时跟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新的补充和新的完善。
        (二)注重学生地位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地位应该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得到重视和承认。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律能力,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会极大的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率。
        尊重学生的地位就要求班主任切实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善于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等特点来帮助学习,而同时也要避免这些性格特点给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班主任应该持一种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对于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班主任应该认真的予以考虑。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体现在学习能力的掌握上。班主任的管理不能只是以班主任的权威和强制性要求作为基础,而是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中心力量。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大量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就能够自觉主动的遵守课堂纪律。另一方面,班主任的管理要突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一味的说教并不能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而通过实践来尊重学生的地位则会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注重创新管理模式
        总的来说,班主任应该着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能还停留在以教师、以教学为中心的层面,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收获更好的管理成效。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班主任和小学生共同努力促使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不会感觉到是因为班主任的强制要求和管理才要学习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也能促使班主任的管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从自身教育管理实践出发,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理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晓榕.试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的优化[J].学周刊,2015(8):5.
[2]次仁旺扎.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