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 长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锦湖分园 安徽 合肥 231100
【摘要】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恰如其分地给予正确的指导,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在一日生活中,根据孩子发展的个性化差异,为幼儿设计各种合理挫折,进行正确合适的挫折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情感体验。本文正是以此为主要实践内容,探讨设计合理挫折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耐受挫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85-01
抗挫折能力是幼儿良好人格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能力。一个幼儿如果在养育过程中家长给予幼儿相应的环境刺激,培养幼儿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便有利于幼儿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的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正确的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变化。抗挫折能力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品质,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必备要素,也是作为未来一名合格公民的一项基本素养。
一、挫折教育的意义
现在好多孩子遇到一点小小困难和挫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不是哭鼻子,就是打小报告或告诉家长。例如某某抢凳子了,谁谁碰到自己的手了,还有折纸等活动时学不会了,非得让老师替做才行长时间这样下去,在心理方面,这些孩子性格孤立,不合群,且很难融入集体。如果一直处于顺境中的孩子,在进入小学甚至高中,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再进行抗挫教育,都有点事倍功半了。幼儿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及时进行抗挫教育,幼儿的抗挫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为以后顺利进入小学甚至踏入社会都会有很大帮助。
对幼儿实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独立意识进行培养,使幼儿在实践中掌握各项生活基本技能,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二、正确认识挫折
山有巅峰,也有低谷;水有深渊,也有戈壁。人生路也是一样的,有坦途,也有坎坷。让幼儿明白,前进的过程总会遇到挫折,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菲菲是班级中非常能干的孩子,她总是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本领,无论是在体育、舞蹈或是绘画方面,她都非常的优秀。成为了老师和小朋友公认的好孩子。有一天,她尿床了,她没有告诉老师,而是选择悄悄的穿好了衣物,老师也没有发现异常,她就穿着尿湿的小内裤,直到保育员老师在整理她的床铺时才发现。她不是因为不懂如何处理或者胆小不敢跟老师说,而是因为她太优秀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让她难堪的事,这对她来是不允许自己犯的错误。这时老师需要多关心她,引导她,而不是指责。让她知道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失误,鼓励她,使她振作起来,正视自己。让她明白她挫折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对待它。只有经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才会让幼苗更茁壮,这样才能变成参天大树。孩子们也是一样,只有经历各种不同的小小的挫折,才能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三、提高幼儿耐受挫折的策略
1、创设情境提升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为其创造一些恰当的情境,使幼儿在实践中开动脑筋。例如,很多大班的幼儿都比较缺乏自主能力,不能独立的穿衣、系鞋带等等,为扭转上述现状,教师可帮助幼儿一次,但同时也要告知幼儿基本的技巧,第二次请求帮助时,教师便可让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在一旁指导,并对其表现进行夸赞,长此以往,幼儿便会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2、增强幼儿意志。适当的让幼儿经历一些挫折,可帮助其提升抗挫折能力,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例如,当幼儿在摔了一跤之后,很多家长都会立刻将其扶起,原本幼儿摔的并不严重,可在家长的安慰之下,幼儿反倒哭的厉害。遇到上述情况,很多家长都会感到手足无措,其实家长完全可换一个角度解决该问题,如鼓励幼儿自行爬起,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了确保幼儿提高抗挫能力,顺利通过中年段这个相对危险的时机,除了注意以上两个方面之外,我们要注意抓住平时有意识的训练。在创设情境时打好预防针,帮助孩子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如在进行游戏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先对幼儿说:这个游戏比较难,可能有一半的同学不会通过哦,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顺利通过?有这样的训练,幼儿会自觉进行考虑,面对没通过时,也有心理准备,克服困难时就不太会有逃避的心理和行动了。
4、增强幼儿意志。适当的让幼儿经历一些挫折,可帮助其提升抗挫折能力,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为幼儿讲述一些名人传记,如很多名人都是生长在逆境中,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通过类似的案例,可潜移默化的对幼儿产生影响。此外,还可充分的发挥出教师和父母的榜样力量,他们的很多行为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5、积极鼓励改变幼儿受挫态度。幼儿在面对挫折时,只有不断的鼓励,才能改变或者淡化幼儿的受挫意识,给与其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此外,成人也应尽可能多的鼓励幼儿做一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独立上厕所、独立穿衣、 等,一旦发现幼儿有所进步,教师和家长应在第一时间对其提出表扬,如此可有效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提升其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另外,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并要结合幼儿的成长状况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需引起教师注意的问题是,一定要把控好幼儿受挫折的程度,适当的为幼儿设置挫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必需循序渐进。如果孩子碰到挫败时,家长应当引领他找出挫败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且陪同他、激励他展开一次亦一次的尝试。如果孩子找到很多问题是可克服的时候,便可从此建立起自信心,未来碰到挫败时亦会积极面对。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累累创伤便是生命予你的最为糟糕的东西,由于于每个创伤下面均象征着行进一步。"孩子总有一天要去越来越辽阔的天地打拼,我们绝不能我们护着孩子。不过我们可教给他们了解生活与社会的能力,教会他们怎样绝不急不躁、淡定平静地镇定面临挫败,走糟糕人生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浅谈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237.
[2]巴桂英.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35-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兀 静.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及探究精神[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5]郭韶敏:谈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其心理辅导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