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雪芹 孟姝君
[导读] 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
       杨雪芹  孟姝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 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9月抽取70例PICC置管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35例为研究组,行常规PICC置管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穿刺点出血发生率(8.57%)、静脉炎发生率(2.86%)、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8.57%、17.14%、11.43%,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促进置管成功率的提升,且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等症状明显减少,置管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PICC置管;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
        作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PICC置管在长期输液患者中应用较广,可减轻高浓度营养物质、刺激性强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还能对浅表血管网进行保护,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接受度较高。但有学者指出,部分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的情况,增加了置管难度,而改良塞丁格技术则通过导丝导管交换原理开展PICC置管操作,能有效改善置管效果[1]。故本研究抽取70例PICC置管患者,旨在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3月-2020年9月抽取70例PICC置管患者,依据置管方法分组,研究组:n=35,有16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8±5.36)岁。对照组:n=35,有17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在2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7±5.82)岁。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通过超声确定置管血管并标记,依据血管深度行导针器的选择,探头固定完成后行穿刺操作,成功后将探头小心移开,在穿刺针中置入导丝,逐渐降低进针深度,将导丝继续推入,止血带松开后让患者慢慢松拳。沿导丝方向用解剖刀切开皮肤扩大穿刺部位并送入插管器,插管器锁扣拧开后,行插管鞘、扩张器分离处理,后同时拔除导丝和扩张器,匀速缓慢的置入导管,达到预定长度后行导管固定及压迫止血处理,插管长度核对无误后将支撑导丝撤除,行安装器的连接,将无菌纱布垫在穿刺点下方,用透明无菌贴膜覆盖上方。
        对照组:常规PICC置管,血管选择完成后行消毒铺巾处理,穿刺回血后将穿刺针针芯撤除,行插管鞘固定处理,缓慢、匀速、短距离的送入导管,导管位置达到预定位置后,退出导丝撤出插管鞘,后行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将导管行直角剪断,并连接安装器固定即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穿刺点出血、静脉炎、血栓等。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0.0,用(%)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即研究有意义。
2.结果

        研究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穿刺点出血发生率(8.57%)、静脉炎发生率(2.86%)、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8.57%、17.14%、11.43%,P<0.05。
3.讨论
        传统PICC置管会采用型号较大的穿刺针,在置管时很可能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且穿刺部位多是肘关节以下,若患者行手臂屈伸运动,血管内的导管会产生摩擦,损伤到血管壁,会导致穿刺点周围炎症、手部肿胀不适、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此外,若PICC置管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传统PICC置管会消耗过多的插管时间,且存在局部损伤大、穿刺点出血多的不足之处[2]。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穿刺针较细,在局部麻醉后行刀片扩皮处理,可减轻置管产生的疼痛感,且置管部位均在肘关节以上,日常关节活动不会受到限制,相比于肘下静脉置管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还能对静脉位置、与体表的距离等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示,能明确管腔内血流情况,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穿透血管、误穿等事件的发生,血管内膜损伤有所缓解,继而降低了置管并发症,安全性较高[3]。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时通过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能提升置管成功率,降低穿刺点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易于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贾雁北.青鹏软膏辅助自我观察护理对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研究[J].新中医,2019,51(3):255-257.
[2]李兰,蔡志云,彭健, 等.生理盐水联合无导针器技术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9,26(20):59-62.
[3]关海天,黄剑,邹湘蓉, 等.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6):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