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肌力训练在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刘曌 周静杰
[导读] 探讨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开展腰部肌力训练在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方面的作用效果。

刘曌 周静杰
(广西桂林象山区凯风路90号95795部队卫生队;广西桂林541003)

摘要:目的:探讨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开展腰部肌力训练在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方面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52例,均选自部队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10月,在患者康复治疗环节中,根据干预手段的不同应用,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康复治疗工作的开展流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性治疗与临床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干预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另外增加腰部肌力训练。结果:从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主观症状评分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症状改善显著,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腰部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出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各种症状的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有着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腰部肌力训练;效果
前言:腰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疾病,腰部疼痛是患者临床常见症状,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其部分肢体活动能力还会受到一定限制,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腰间盘突出症疾病的诊疗中,存在多种治疗方案。不过,从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上来看,却有所不同。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的腰椎在稳定性上,处于劣势,并且腰部肌力也在逐渐减退,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医师需具体症状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完成治疗方案的规划与实施,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此外,为加快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医护人员应积极展开康复训练,针对患者腰部肌力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的发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52例,均选自部队卫生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26位男性患者,年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55岁、24岁,对应平均值为(41.82±2.43)岁;对照组26位男性,年龄对应平均值为(41.68±2.76)岁。在临床诊断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患者的心肝肺重要脏器健全,意识、精神正常,本次研究在所选患者知情下开展,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按照以往的康复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相关治疗药物,并结合麦肯基治疗技术,适当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在临床护理中,首先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因身体上的疼痛,常导致患者心烦意乱,情绪暴躁,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不安与难过表示理解,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患者要勇敢、坚强,积极接受各项治疗。此外,在临床护理中,还应注意患者体位上的调整,告知患者床上大小便具的使用方法。其次,手术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手术前后必须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到术前检查、术后症状护理、病情监测等[1]。
   在对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同上,另外增加腰部肌力训练,开始训练时间一般为患者术后1w,训练部位主要为患者的腰部肌力,主要涉及到单桥运动、俯卧撑、膝手平衡等运动项目,每次训练时间维持在10-15分钟之间,每天训练1-2次,期间,注意把控好训练的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而定,训练期间保持顺畅的呼吸。
1.3观察指标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分别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患者的主观症状情况分别进行评估。在满意度调查表的应用下,对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分值高低与满意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由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计数单位分别用(x±s)、%表示,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各评分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为95.62±4.21分,对照组为81.41±3.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痛、坐骨神经痛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两大临床症状,通过对该病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主要与腰间盘髓核突出压迫或神经根受到刺激有关。目前,在临床治疗中,牵引、针灸属于保守治疗方法,也有些患者选用了侵入性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不过,手术治疗毕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手术创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若没有做好预防或处理不及时,容易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双重痛苦。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医护人员需加强病人的管理,为提高患者腰部肌力的恢复能力,应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实现外源性稳定性的增强与主动功能的康复,在维持脊柱稳固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在本次研究当中,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问题与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前后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腰部肌力训练项目的开展,可提高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志宏,张耀荣.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276,278.
[2]严巍,吕雷.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及生命质量影响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4):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