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2期   作者:林三妹
[导读]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关策略,展开了研究。

林三妹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三社小学  361021
【摘要】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关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学习兴趣;阅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89-01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改变,然后从把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兴趣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与生动情境创设深度融合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改变
        (一)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上的改变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以语文教师口传心授为主,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思维发展受到限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等优势手段,改变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味,激活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思维。
        (二)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改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改变了小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知识的状态,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引导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网络,以及作用帮、和校园等学习软件,自主搜集、整理、学习语文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以解答问题,促使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究语文知识。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之下,还可以推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以往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把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兴趣深度融合
        小学生们性格天真,思维具有形象、感性的特点,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兴趣导向性比较强,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不外乎如此。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效果,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当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才会自发主动去学习,并获得良好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整合了电教、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先进教手段,具有声情并茂的优势特点,可以把语文知识生动的向小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小学生们对于一些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于通过直接的经验获取知识。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特点,很快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
        比如,“红楼春趣”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描写介绍了大观园中宝玉和姐妹们放风筝的生动情景,风筝有螃蟹、大鱼、凤凰、蝙蝠等各种类型。作者用多变的手法,塑造了大观园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本文出场人物较多,篇幅也比较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感觉到枯燥,难以产生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把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中,把文中的人物形象、放风筝的过程,以影视片段或图像的形式给学生演播,并搭配上电视剧《红楼梦》插曲,让学生们仿佛自己也走入大观园放风筝真实场景之中,面对面了解故事中的任务和主要情节,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带动起来。
        (二)把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
        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把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其中,可以直接刺激学生视听,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首先,是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多媒体,把课文中描绘的情境,用视频、动画、图像、音乐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领略课文中描绘的景物,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把课文中的内容鲜活的展现出来,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够让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融情入境。其次,是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理解难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就是课文中描绘的情节、场景、情境,小学生们并没有实际经历和体验过,仅凭老师反复口头讲解,他们在阅读中并不能形成真正理解,会遇到许多学习上的困难。为了帮助小学生解决阅读理解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文本内容形象的演播出来,给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真实画面。让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观察,可以启发学生大脑思考和丰富想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三)把信息技术与生动情境创设深度融合
        小学语文是以课文教学为主体的,无论是让学生们获取语文基础知识,还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深化学生理解体验,基本上都是以课文中学习内容为载体的。然而,语文课文中所描绘、讲述的内容,往往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单纯用口头讲解和板书的方式,给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们难免会对语文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把课文中描绘、讲述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演播出来,创设生动而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情感和正确价值观。
        以“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我们就可以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关于“草船借箭”的片段引入语文课堂,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小学生在欣赏精彩的影视片段中,结合课文中描述和介绍,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周瑜的妒贤嫉能,以及鲁肃的忠厚老实。了解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是他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理解本文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领会所要表达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广阔的网络链接,通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还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引入丰富的资源,有效拓展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给小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素材,开阔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延伸学习范围。把语文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禹虹.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69-170.
[2]田园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J].科幻画报,2020(08):63.
[3]伊兴荣.语文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0(16):75-76.
[4]陈丽莉.精彩在“融合”中绽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探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8):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