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索朗旺堆
[导读] 概念的教与学是现如今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强调的概念教学重要性,确保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概念的基本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途径,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索朗旺堆    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概念的教与学是现如今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强调的概念教学重要性,确保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概念的基本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途径,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3-01

        数学是一门综合化的学科,其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若想提升个人的数学成绩,首先还需要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这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数学概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而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数学概念也是学生必学的一项数学技能。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数学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观察与发现,探究概念所涉及到的规律,对于自身的逻辑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次,通过数学概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从概念的背景资料入手
        若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打消对新概念的陌生感,还需要一个有效的引入,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将数学概念引入教学中时,教师应从概念的背景资料进行入手,使学生结合概念的背景资料,将已学新概念的认知结构以及体系有效的进行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概念引入。其一,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开展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案例,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选择生活化的素材中,不必在意素材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素材的选择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吻合,促使学生能够在素材中发现概念的具体意义。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穿插这样的教学案例,如“现存在大小相同的14颗小球,其中一颗小球的质量较重,若运用天平称重的方式,请问称几次才能找到这颗小球?”此问题以二分法特征为参考背景,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二分法特征进行有效的归纳,并运用函数零点的知识求出近似值。其二,将数学概念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并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解题。大部分数学概念都是在生活问题中总结出来的,若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还需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最后,再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进而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以“随机概率”这一章节知识点为例,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该部分抽象化知识,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一个小组分为一颗骰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投掷骰子30次,并将每一次骰子出现的数字进行记录,计算数字6出现的次数。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数字6出现的概率为1/6.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其他数字出现的概率求出来,并运用统计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分析此概念的规律,加深对概念的可信度。
        (二)从概念的形成过程入手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基础知识。从数学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主要包含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问题的产生、结论的猜想以及探究的方法。在获得最终的探究结论以后,学生还需要了解探究结果的实际价值,以及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为此,身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对概念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认知到数学学习,其实就是探究解题方法与规律的过程,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探究数学规律的过程并不是无聊枯燥的。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空间向量”该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对空间向量的定义进行论述,即在三维空间中,存在一个具备大小、方向的量。通过此数学概念可以得出,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所相同之处就在于二者都要具备大小与方向的量,而不同之处便在于二者所属的平面不同。为此,若想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教师可从空间向量形成的过程进行入手,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如,教室墙角由三个方向进行延伸,从而形成三面墙壁,连接墙壁之间的线段可以看做成向量,其中向量的长度则是教室墙角的长宽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便可以总结出“空间向量”这一概念的规律。
        结束语:总而言之,数学概念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提升个人数学成绩的前提。为此,在核心素养的加持下,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重视数学概念教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突破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教师也要提供给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概念所具备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峰.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0(2).
[2]劳小明.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新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