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视角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阳虎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社会广泛关注。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自我、生活、周围事物,全面提升高中生积极心理素质,从而提高高中毕业生的素质,让高中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对于高中学校和学生个人来说,都是当务之急。在此,笔者就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

阳虎    湖北省荆州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社会广泛关注。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自我、生活、周围事物,全面提升高中生积极心理素质,从而提高高中毕业生的素质,让高中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对于高中学校和学生个人来说,都是当务之急。在此,笔者就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浅析。
【关键词】情绪管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0-02

        近几年来,教育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做了大量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面对挫折失败的应对能力等心理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学校和家长都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在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教学思想和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学校应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高中生在极大的高考压力下失去了本我个性,很多高中生面对高考产生恐惧、忐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为了高考而学习,缺乏沟通和交流,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不畏艰辛的精神,要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为落实这一决定的精神,教育部组织了一批专家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方案进行了研究。旨在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国家培养战略性优秀人才。
        1.2 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开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学生的自身状态,而且会对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这种人际关系则关系着学校各种学生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相关的学校领导要对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足够重视,只有学校、老师打心底里重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才会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在学校工作中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高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遇到问题时表现为易怒、冲动或逃避,沉迷游戏、消极怠工,思维简单,做事不计后果。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很多高中生已经有着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孤僻,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和沟通,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给心理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高中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于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是国家发展人才占战略中的重点。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高中生的心理教育,高中生在接受心理教育的同时,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情绪管理的概述
        “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当客观事物或者情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景时,那么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是消极情绪。在情绪管理方面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上都非常重视,人的情绪是影响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才能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最重要的是做好情绪调节,传递积极的健康的情绪。
        3、情绪管理视角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3.1加强校园文化建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相关的塑造都离不开学校文化环境。不断美化环境,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高中生院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文艺表演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在学校的温暖,促进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促使他们及时转变角色,还能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发挥特长,积极调整心态,加强沟通,增强信心,从而明确自己人生的目标、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良好、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温暖、积极,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3.2 定期开展讲座活动,丰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的学生,要选择适合他们的主题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例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开展提高其适应能力的讲座,促使其更快开展新的生活。针对女学生,则要开展女性自我保护相关的心理教育,提高女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针对一些处于青春期恋爱困扰的学生,要开展两性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3.3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建议价值
         高中生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极为敏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涵盖学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只有将高中生教育教学价值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高中生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很多高中学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但是还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学校应强化自上而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心理健康老师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课题设计,提高课堂上课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咨询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丽丽. 做情绪的主人——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05):91.
[2]申雯, 邓海良. 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探索[J]. 参花, 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