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丽华
上杭县湖洋中学 福建省龙岩市 364207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如何才能构建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呢?本人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探讨尝试自主式五步教学法,即: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交流借鉴一精讲点拨一巩固提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旨在提高课堂效率,追求课堂效果。自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自主学习,要求在教学中体现为了一切学生,让优生吃好,
差生吃饱。不同层次各有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还应体现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养成参与习惯。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大家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得解决。也要引导学生进行争论,表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课上的主体地位,从而积极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特别要注意中下游学生的参与。
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态势。
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实物、PPt展示图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演示,发言,保护其积极性。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设计要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出层次性、实效性、探索性、引导性。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后,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为后面任务的完成打下基础。这样可以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同时,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态势。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表演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针对第一步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及让学生上台展示等,把学生置于参与者和表演者的角色。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去理解问题,理解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区别,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从而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这一环节需营
造宽松愉悦的、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现,敢于发
表自己见解,敢于创新挑战。同时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议详细、议透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方能给老师的“点”提供充足的行为和理论依据。
三、交流借鉴,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身参与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最易犯的毛病: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让尖子生回答问题,而使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或情景展示,忽视了学生个人、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进行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的盲点进行及时纠正。即学生针对自学情况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进行智慧的碰撞,以期提升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精讲点拨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的能力。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验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即教师因势利导,合理点拨,精讲精练,拨云见日。教师的“点”要适时、适度、适量,万不可口若悬河,喧宾夺主。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前多下工夫,除备课要准确详实外,还要为课上有可能新生成的质疑做足准备。
五、当堂巩固,达到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出一些有价值的测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形式可以多样,可以以试卷形式,幻灯片形式或听写等其他形式,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差异,
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我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针对性、代表性。
当堂巩固,以训练为主线并不是机械地让学生上课不闲着做题,而是要强调精练。这里练什么成为关键。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练习那些最能体现教学内容,最能验证教学重点,最能化解教学难点,最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题目。要通过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只有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重点,攻克难点,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试题面前稳操胜券。“学而不化非学也”。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线,而且还要讲究练的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做到从旁指导。
这种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把教师从堂课解放出来,融入现代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学、互动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
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怀着爱与责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极探索。构建和谐课堂我们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们将和我们的学生一起用真诚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创建和谐课堂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